第2部分(第5/7頁)
章節報錯
per humility as you approach him。 But don’t let anybody tell you that a reader is supposed to be solely on the receiving end。 Understanding is a two…way operation; learning doesn’t consist in being an empty receptacle。 The learner has to question himself and question the teacher。 He even has to argue with the teacher; once he understands what the teacher is saying。 And marking a book is literally an expression of your differences; or agreements of opinion; with the author。
。 想看書來
怎樣找時間
戴爾·特納
近來,我們的電視機螢幕上出現了這樣一則廣告:男男女女都在爭取買一點時間。它真實刻畫了我們這個慌亂世界的大部分人的境況。“我不要40小時的一週,”哥倫比亞大學前校長尼古拉斯·默裡·巴特勒說,“我想要40小時的一天。”
一些人和我們工作的時間一樣長,然而成就卻似乎比我們的要大得多,對此我從未停止過驚奇。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他們從不浪費那些時常打斷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的時間。他們不是把時間浪費在等電活或修理工的憤怒上,而是充滿創造性的抓住那些星星點點的時間。他們手頭總有各式各樣的工具——一支鋼筆,一本書,一把剪刀或一根針。
克萊門特·C. 莫爾是古典語老師。執教期間,他出版了一部希伯來語詞典,與此同時,他還是紐約市綜合神學院的大力捐助者。
然而,他被人們懷念的原因並不是神學院或是他的詞典,而是1822年,他在聖誕節期間靈光乍現時匆忙間一揮而就的一組詩文——似乎無關緊要,他隨手把它們塞到一旁。
魔術般的詩篇是這樣開始的:“那是聖誕前夜,整所房子裡……”詩文從未給莫爾帶來一分錢,然而它們的確給他帶來了不朽的名望。
對我們而言,諸如此類有關時間的建議我們是能夠做到的。西雅圖有一位實業家總會帶著一個裝有信紙和信封的公事包。在無數個零星的時間裡,他與眾多友人保持著聯絡。
我所認識的一位婦女利用上下班的乘車時間將《聖經》中的“登山寶訓”牢記於心。我們家的一條床罩是岳母親手縫製的,儘管每天都很忙,她還是利用分分秒秒為家人準備了一件充滿紀念意義的漂亮禮物。
謹記,大多數時間是以分為單位而不是以小時為單位浪費掉的。一般人在10年的時間裡浪費的一分一秒足以讓他擁有一個大學學位。
想到這裡,我想起了小時候學到的朱莉婭·弗萊徹·卡尼的一個詩節:
小小水滴,
匯流成海;
細細沙粒,
聚為良田。
你是否記得接下來的四行呢?
一分一秒,
本不起眼;
積年成代,
成就非凡。
我們總會為各種的條件所限制,然而,只要你想,就不會因為沒有時間、沒有工具、沒有途徑而苦惱。在等人的間隙、在課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