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包拯看向了沈安。
三司有沒有錢他最清楚不過了,叫沈安來就是尋求援助的。
「原先宮中有錢,可先帝駕崩之後,官家把那些錢都拿出來了,為先帝建造陵寢……」
「這得要出十多萬貫吧?」
沈安只是隨便盤算了一下,就得出了書院的造價。買房子要花費不少,改建也是大頭。
「是啊!」包拯苦笑道:「老夫頭痛,所以才把你給抓了來。不要你的錢,只要你出主意。」
「其實……」沈安一臉正色的道,「包相,這個錢倒也簡單。」
「嗯?」
包拯皺眉道:「怎麼個簡單法?」
「讓宗室自己給錢。」
沈安的話讓官員們都笑了起來,有人說道:「那些宗室中人都在發牢騷,說什麼五服之外的得自謀生路,如今家中的錢不敢亂動,吃飯用度都是省了又省……」
一句話,就是沒錢!
「會有錢的。」沈安篤定的道:「五服之後還讀不讀書了?」
「讀啊!」有人一怔,旋即問道:「你什麼意思?」
沈安笑道:「五服之後那些人和官家就疏遠了,成了百姓。既然是百姓,那就和百姓一個待遇,別搞什麼特殊。如此……五服之後自然不能在宗室書院裡讀書。」
「你這話……」包拯問道:「難道想讀書還得給錢?」
「不,是資格!」沈安說道:「五服之後還想在書院讀書的,在此刻就得給錢。比如說,一萬貫三代子孫入讀,五千貫一代子孫入讀……」
臥槽!
這是炒作入學資格啊!
「一萬貫三代……他們怕是不願意吧?」
眾人都覺得這個價錢不值。
「就算是在外面請個老儒教導,一年下來也就是花費百來貫,十年為期,算兩千貫好了。兩千貫一代,這還是專門在家裡教授子孫,三代不過是六千貫,這明顯就虧了呀!」
「五千貫一代那更是無稽,誰都不樂意!」
一陣紛擾之後,眾人都說此法不可行。
包拯看著沈安,揮手趕走了眾人,沉聲問道:「你是怎麼想的?」
「看他們想學什麼,若是雜學,此事可為。」沈安如是回答道。
包拯的眼睛一亮,「怕是不會,不過可以試試。」
第822章 無情的趙曙
但凡是君王,都喜歡自己的年號,覺得年號就像是一個大印,能在史書上重重的留下屬於自己的痕跡。
趙曙亦是如此。
治平元年,他的年號治平,裡面蘊含著不少資訊。
「前些年的大宋看似大治,可國中危機重重,外部的西夏人不斷襲擾,交趾也在湊熱鬧,遼人更是居心叵測……治平……」
空氣中多了一絲春天的氣息,趙曙出了宮殿,感受著這勃勃生機。
身邊的陳忠珩堆笑道:「官家,治平治平,按照臣的看法,那就是大治平天下……」
「胡言亂語!」
趙曙拍打了一下欄杆,然後止住了第二下,「那沈卞說大宋的文人太愛拍欄杆,詩詞裡也多有拍欄杆,接著就是愁緒萬千。可男人哪來那麼多的愁緒?所以還是少拍欄杆吧。」
他在此時突然提起了沈卞,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沈卞和沈安父子都是北伐的支持者,聯想到治平的解釋,陳忠珩彷彿看到了漫天血色。
「可要想對外,首先國中得安定了。」
趙曙負手轉身,看著高大的宮殿,心中豪氣頓生。
「宗室是個大麻煩,耗費錢糧無數,若是任由下去,那就是四冗,所以五服之外自謀生路,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