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竟然被包拯一嚇唬就嚇唬出了真心話。

丟人啊!

包拯點頭道:「看來你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劉展羞憤欲死,正好裡面來人給他解了圍。

「上朝了。」

趙頊全程旁觀了包拯對劉展一次教科書式的進攻,不禁嘆為觀止。

「我要學習的還很多。」

沈安低聲道:「別擔心,我們總是贏。」

趙頊偏頭看著他,沈安回以微笑。

趙曙坐在上面,恰好看到了門邊的這兩人。

年輕真好啊!

行禮。

站位。

這是趙頊第一次正式參加朝會,所以很受人矚目。

大家都在看著他,想看他的表現如何。

結果趙頊的表現很沉穩,一旦都看不出怯意。

不錯。

幾個老臣相對一視,都微微點頭。

先帝在位數十年,為了接班人的事兒鬧騰出了許多事。

若說接班人就是大宋的褻褲,那麼在先帝那一朝,大宋就一直在果奔。

這次可不行了啊!

治平,從這個年號裡就能看出君臣們的雄心壯志。

但治平的前提是不能果奔,必須得有個接班人隨時候命。

趙曙看了兒子一眼,說道:「皇長子出閣乃是大事,諸卿此後當多多規勸。」

「是。」

出閣就代表著皇長子成人了,要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聽政就是其中之一。

臣子的規勸在這個時候有雙重作用。

一是用自己的經驗給皇長子提供建議,二是在這個建議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彰顯自己的才幹,給皇長子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一旦山陵崩,皇長子上位之後,就能根據這些印象來調整職位。

而更重要的是皇長子身邊的職位,那才是最讓人眼饞的東西。

皇長子出閣要配備屬官,此時能去他的身邊為官,這就是鍍金啊!

誰能去?

重臣們自然不會去,那太掉份,而且他們也等不了那麼久。

但小蝦米還是可以的。

比如說劉展這等人,若是被安排在趙頊的身邊,年後就能升官了。

「王陶……為翊善。」

哎!

雖然沒聽到,但趙曙確信有人在嘆息。

皇長子的屬臣第一是翊善,第二就是侍講,這兩個最重要。

第二個是誰?

趙曙目光轉動,看向了趙頊。

「侍講,沈安。」

臥槽!

竟然是這廝?

群臣不禁譁然了起來,韓琦乾咳道:「肅靜。」

這沒法肅靜啊!

沈安這個不學無術的傢伙竟然擔任皇長子的侍講?官家你是不是犯病了?

劉展漲紅著臉,出班道:「陛下,此人不學無術,如何能擔任侍講?」

「你學了什麼?」包拯怒道:「你劉展有什麼術?你的術為大宋做了些什麼?說來老夫聽聽。」

「住口!」

劉展剛想反駁,就被趙曙喝止了。他看了一眼上面,發現趙曙黑著臉,心中不禁一驚,趕緊退了回去。

這位可不是先帝那麼好說話,一旦激怒了他,那就等著被收拾吧。

趙曙見他知趣,這才面色稍霽,「沈安。」

「陛下,臣在。」

沈安也有些懵逼,心想讓哥做這個侍講,是要給趙頊講什麼?

雜學?還是怎麼革新。

趙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