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極大的認可,唐仁吸吸鼻子說道:「臣不敢。陛下,臣此行西南……」

他開始講述自己在西南的經歷。

「……幸而黃達父子俱是忠心耿耿之士,有了他們帶路,臣慢慢收攏了當地的土人,如今土人下山的多不勝數,已然安居樂業了。」

帶路黨?

包拯看著黃達三人,想起了沈安說過的這個詞。

第1130章 升官的唐仁眉清目秀

華夏的擴張過程往往伴隨著當地文明的改變。

比如說原先的南方,那真是窮山惡水,當地只有些土人居住,直至永嘉南渡後,人口規模才起來。

永嘉南渡,就是晉朝時司馬懿的一群灰子孫內鬥,引來了北方的狼,也就是異族。彼時中原混亂衰弱,司馬家只知道內部爭權奪利,對外怯弱。

這些異族在三國時期被壓制,隨便一個軍閥都能壓制住他們,這樣的遭遇很憋屈吧。

可司馬家內戰後,異族一試探,發現漢兒已經衰弱成了娘們,那還等啥?殺啊!

於是北方異族大舉入侵,司馬家族尿了,於是南遷,漢人紛紛無奈,只能攜家帶口的往南方跑,這便是永嘉南渡,也叫做衣冠南渡。

其二便是安史之亂後,中原人口紛紛南遷。

而第三次人口南遷發生在本朝,也就是北宋末,大宋崩盤,無數人都在往南方跑,趙構最後建都臨安,也就是後世的杭州。

三次南遷給南方帶來了巨量的人口,同時還帶來了無數技術。

南方就這麼漸漸發展起來了,而在此時,廣南西路依舊是屬於半蠻荒時期,大宋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解決土人的問題。

唐仁就是帶著這個任務去了西南。

沒人對他抱有希望,大家只是覺得這是一次嘗試。

可現在這個大家不抱希望的唐仁卻帶回來了好訊息。

「土人下山了?」

廣南西路多山,所以要想武力驅趕土人也不可能,於是就長期形成了這種:官府和百姓在城市裡,土人在山裡的格局。

趙曙心中激動,想到了土人下山的好處,不禁對唐仁又滿意了幾分。

「是,土人下山了。」

唐仁看了黃達父子三人一眼,心情激盪。

這便是功績啊!

大宋開國百年,西南總是麻煩。如今交趾被大宋水軍弄的苦不堪言,西南土人也漸漸開始同化,這個局面讓人欣喜。

「廣南西路修建了不少村落,那些土人如今出山耕種,很是快活,都說是陛下的恩德,這不黃達父子就帶著他們的感激來了。」

作為土人的頭領,學會漢話是必須的技能,否則你怎麼和漢人打交道?

這一路黃達父子又惡補了一番漢話,總算是有些模樣了。

「……原先在山裡時,我等飽一頓飢一頓的,而且沒有郎中,若是生病了就只能熬著……」

這個不錯啊!

唐仁微微頷首,黃達瞥了一眼,知道自己的發揮對了。

土人有郎中,只是水平讓人感動。

「孩子們衣不遮體,女人們衣衫襤褸,活不好,都活不好。」

黃達抹抹沒有眼淚的眼睛,「以前我等總以為漢兒兇狠,會害了我等,可此次出山後才知道並非如此。」

他努力醞釀了一下,想起了唐仁的教導。

——官家仁慈,但你要表達出自己的忠心。

怎麼才是忠心?

黃達一時間有些懵,然後抬頭看去,就見趙曙面帶微笑,神色親切,不禁就喊道:「臣願意做陛下的兒子……」

啥米?

趙曙的微笑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