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根據地——根據地現在沒錢了,糧食還夠吃的,但想象去年那樣大把大把的撒錢撒糧食招攬民工是難以為繼了,而且最多保證今年,還有布匹、鹽等等物質緊缺,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大軍殺回根據地可以全軍換裝,復漢軍老巢的鋼鐵產量已經能比肩滿清鼎盛時候的全國鋼鐵總產量了,這還是在復漢軍有所剋制的情況下,因為復漢軍的生產技術要嚴格保密,相當程度上限制了產量的發展擴大。那麼多的鐵,生產出來後除了儲備和用來造槍造炮造刀槍、生活器具。農業用具外,就是用來放到水力鍛錘上敲打,一件件胸甲和鐵甲堆滿了將軍府的武庫。陳鳴大軍回到湖廣,溝通河南,全軍將士人手一件胸甲、鐵甲,兵馬戰鬥力能飆升兩個檔次。
在陳鳴看來,這比‘政治影響力’更實惠更重要。但從聲勢上來講,復漢軍的西征確實大滅了他們自己的威風。
在當初制定這個策略的時候,就有人提到南京的政治影響力,那個時候陳鳴執意的要進湖廣。因為他手下的力量在佔據浙北和大部分江蘇之後,根本抽不出足夠的軍力再向北或南發起大規模的攻勢。北面的黃河北的海州還有豐升額的三萬人,南面寧波、溫州等地還有江南清軍的殘軍,還有地方團練武裝,數量也不少,浙江的水師還可以對杭州灣一線發起攻勢——陳鳴為什麼一直留著松江不推?就是因為松江府處在長江的入海口,那一段江面廣闊,更適合清軍的外洋水師戰船作戰。滿清上百年積累下的外洋水師,還不是剛剛起步的復漢軍水師營可比擬的。復漢軍即使從陸地上奪取了松江,也要處處設防,大批次的被牽制兵力。那時的復漢軍控制著這麼龐大的地盤,又受到各面敵軍的牽制,陳鳴看不到出兵打通與河南老巢直線連通的希望。往南掃蕩浙南,往北推到山東,也兵力不足。除非能大量的暴兵,就算是冷兵器部隊,只拿來守城也行啊。可江南和浙北的人會成群結隊的投效復漢軍嗎?那江南之地除了蘇北還能出些敢戰之兵,復漢軍新增的兵力絕大部分也是蘇北人,蘇南和浙江的兵,呵呵……,人數不提也罷,素質更不提也罷。
而河南的根據地在清軍的四下封鎖中堅持了一年多時間後,銀子、糧食、布匹、食鹽乃至藥材,都出現各種的不足。特別是食鹽,南陽、汝州都不產鹽,根據地幾百萬人的所需,只靠走私,怎麼可能維持?最早的食鹽那是陳鳴帶著復漢軍搶掠各地所得,但當時陳鳴更重視的是糧食,隨後陳二寶也出過一次南陽,那時候他眼睛裡就有鹽了,大軍也確實搶了一批鹽回來,之前又出了第二次,陳二寶就更看重鹽了。但陳二寶兩次出擊,活動範圍除了襄陽府漢江以北地區,就是鄖陽府了,這些地盤在過去一年中飽受戰亂影響,百姓大批逃離故園,又能刮出多少鹽出來?食鹽一直是根據地的一個短板。還有藥材,根據地的藥材也只能靠禹州的走私和自身所產,可清軍封鎖越來越嚴,走私越來越難,量也越來越少,現在根據地裡不只是軍中緊缺,還有民間也短缺藥材。所以陳鳴堅定的要打回湖北,他必須回湖北,溝通豫西南老巢,鞏固擴大老根據地。之前贏得蘇北決戰,一時間聲勢大漲,內心中升起的‘立足江南也未嘗不可’的念頭被他拋到了九霄雲外。只是他手下的人依舊對此保持異議,甚至還提出了要河南的大軍放棄根據地,轉移到江南來的荒唐提議。這根本不現實。河南根據地裡除了士兵,還有更多的軍屬,幾十萬人如何幾千裡轉移?【沒有幾個事例描述,文章說服力不足啊,感覺不到位,太生了】
陳鳴那個時候是用自己大都督的權威壓下了所有的異聲,於是現在就有更多的人要‘保南京’了。他們覺得以現在的兵力打下武昌沒問題。
陳鳴都要被他們說動了。
他留在江南的兵力有兩萬多人,有大批的大炮和彈藥、火藥,南京城裡更留下了槍炮局的一部分人,而揚州不去說,單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