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怖。
大軍這麼多,糧草徵集定是迫在眉睫,無法的殘魏定會加重賦稅,如此一來,水深火熱中的窮苦百姓定然會抗拒,與殘魏朝廷疏遠,戀舊的百姓就會依附鄧艾,他算漁翁得利,無所為而得涼州!
卑劣之處在於親手把百姓往死路上逼,自己從中做好人,這讓一直秉持聖賢的鄧艾眉頭皺成了“川”字,糾結之色溢於言表。
雖然尚在糾結,鄧艾依舊還是上書表示接受封賞,息兵歸順,如此也是靜觀其變。
果然,見到鄧艾服軟的鐘會頓時大喜,一邊讓曹奐徵繳糧草,一邊讓鄧艾給出五萬兵協助攻城,卻是他要對長安出手了!
接到兵令,此時鄧艾大軍已經回到臨洮,聞言鄧艾略一思襯,便抽調軍中一萬傷殘老弱郡兵,然後派兩萬戰兵去換來兩萬郡兵並一封書信,全部由諸葛緒帶去武功。
接到書信的鐘會不僅沒有生氣,對於鄧艾所言的戍邊什麼他根本不在意,而是看到鄧艾服軟,反而哈哈大笑。
朝堂之上,鍾會將這事情一說,曹奐是很高興,這樣一來就有十三萬軍了,對晉作戰不遠了。
就在此時,司徒衛站出來奏道:
“啟奏陛下,驃騎大將軍尚有七萬整裝大軍,若是大司馬伐逆,這七萬不得不防啊!”
聽到這話,曹奐也是一驚,一直以來他將鍾會看作自己人,但是那個鄧艾卻很是陌生,聽到其臣服,還非常高興,如今這話一出,他又猜疑起來,連忙看向鍾會。
一旁的劉有些皺眉,他雖對一直沒有動靜的衛少了幾分疑慮,卻從未放棄過關注,如今這話一出,表面上是忠心為國,但怎麼看也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意味。
鍾會也是面色有些難看,說實話,他也不願將鄧艾逼得太急,畢竟自己目前未建寸功,一味的強勢實在不妥,卻是打算拿下長安後再拿捏鄧艾。
“陛下,司徒此言有理,然邊疆多蠻夷,常襲擾邊郡,不得不防,且吾軍佔據散關陳倉等險地,卻是不用畏懼!”
鑑於衛是自己的親信好友,鍾會也不好言之太過,轉而問道: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知司徒可有徵集足夠糧草?此戰事耽擱不得,否則只有來年再興兵了!”
衛正要說話,卻被上首的劉打斷,只見他起身奏道:
“啟奏陛下,這徵收賦稅未免太急,且五稅三是否太過,如此定會激起涼州百姓的抗拒之心啊!”
確實,為了儘快籌集軍糧,鍾會讓司馬一算,得出的資料直接分攤在每戶身上,卻是達到了驚人的五稅三!
五稅三是什麼概念,就是要拿走百姓辛苦耕勞兩季的大部糧食,百姓除了上交軍糧,再受到地主官僚的層層盤剝,餘種都不夠,何談吃食?
此令一下,涼州百姓紛紛抗糧,已經造成數次暴動,雖被大軍殘酷壓下,還是讓許多無法生存的百姓逃入荒山,做那原始野人。
晉國至今未理殘魏,就是要讓其自掘墳墓,再出來做那救世主,如此這般,百姓感恩戴德,焉有反意?
哪知鍾會立馬怒了,他出自名門士族,與皇族貴胄一般看不起低等百姓,認為那是天生來就是受奴役的,見此連忙出言道:
“丞相此言差矣,如今大魏身處危亡,正是百姓為國奉獻之時,吾大軍冒生死上陣,爾等如何不能節衣縮食?”
見此,劉搖頭而退,他突然發現自己當初的抉擇多麼荒唐,如今的一切是自己謀劃,現在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殘魏走向消亡。
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劉,鍾會自鳴得意,他發現這朝堂成了自己的一言堂,這種揮指江山的感覺讓他頗為沉迷。
回到大營內,就將正在操演的數位大將集齊,商討伐逆大事,卻不曾發現一個人神色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