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那鵝肝確實美味,可奴婢聽說鵝肉性寒,怕是衝了您的氣虛…”南陵仍是關切道。
“久不食肉炙,許是胃腸空虛,哪裡就柔弱到如此地步了?”可我心裡明白,這副身子,早已埋下了病根。
不是說李夫人早逝麼,看來不假,頹喪到無助時,我便安慰自己,也許很快能解脫。
所以我堅持不宣太醫,一則,太醫對此只怕也無良方,不過是多用些苦藥。二則,心裡隱隱地賭氣一般,劉徹即不願見我,我也斷不會諸多借口,免得被旁人誤解為以病邀寵。
“將西域進貢的燕塞花茶,泡上一杯拿來,也能疏解一番。”我嘔的渾身無力,只得懨懨靠在床頭。
濃烈的茶香侵潤著口鼻,暫時壓下腹中不適,窗外捲入一片黃葉,我才恍然驚覺,秋天便在無邊的空虛中悄然而至,年復一年。
昏沉地睡了整個下午,夢中清音婉轉,待醒來時,果真有絲竹之聲隱隱傳來,一曲無限悲涼,遙遠而至,我屏氣靜聽,每每到沉鬱時,便停頓幾拍,我不自主地邁開腳步,倚在天台欄杆上,只能看到鬱郁山林一片。
又是戛然而止,音律猛地高揚,我推開緊閉的後門,宮婢不在,竟無人阻攔。我徑自走出,傍晚的山風微涼,下意識地抱住肩頭,原是隻著了繒衣。
這曲琴樂蠱惑了我的心神,彷彿在很久之前,似曾相聞。
作者有話要說:祝大家看文愉快,多多冒泡~~~(≧▽≦)/~
70
70、唐棣之華靡如絲——秋風 。。。
走下山嶺,茂密的銀杉樹筆直衝天,枝椏攀沿,離樂聲越來越近,這才看清林子盡頭是一頂木棚,恰有清溪流過,水聲潺潺,而坐於瑤琴前的男子淡黃色布袍,看不清面容,周圍數名侍從皆是或踞或坐,擊打相和。
我伏在一棵古衫後,沒料到甘泉宮竟有這般情致高雅之人。
只見一名背對著我的年輕男子擊掌道,“鳳翎古曲,胸有百萬雄兵,才能奏出如此氣魄。”
撫琴男子抬起頭來,“朕願聞司馬侍中高見。”
我一驚,原先只知劉徹通音律,卻沒料到能彈得一手好琴,比我的指法更為嫻熟大氣。
年輕男子趕忙斂衣站起,躬身一拜,“臣遷不敢當,自幼隨家父遊歷四方,薄有淺見。”
他便是日後的太史公司馬遷!一部史記流傳萬古。
劉徹不為所動,繼續道,“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解道也,萬物之法存於有形,而寓於無形。”
“臣去年南遊江淮,水秀山明,又至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游於湘水之中,臣方有領悟。”
“何悟之有?”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可黃老之學,並不適於我大漢天下。若是皆與世無爭,何以國治,又何以民安?北定匈奴更無甚期矣。”劉徹撥弄著琴絃,擲地有聲。
“陛下是國主明君,尊儒術,亦是大漢國勢所需,臣乃一介書生,於治國上無甚見地,唯喜暢遊山水,記錄奇聞異事,以承父業爾。”
“老太后在世時,朕通讀南華經與齊物論,不下數百遍,道家精髓,早已化於胸中矣。”
司馬遷攤開手中的竹簡,“陛下這闕辭賦,便有囊括萬物之氣魄。”
少年特有的磁性嗓音朗聲念起,“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我靠在樹上,仰頭望著通天的枝椏,綠葉迴旋中,彷彿刮過漠北來的風,將胸膛中吹得寥廓寂然。
“美中不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