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陳韜的帽子戲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川省三牛主教練一開始看到沈彬被換到後腰,還有點迷惑,但沈彬在之後幾分鐘的發揮就讓他明白了,左前衛,前腰,後腰,中場都快讓他打了個遍,還能出色地完成教練員交代的任務。
這小子還有什麼位置不能踢地。
這樣他倒是放了一半心,最起碼不會擔心對方那不錯的衝擊力對自己球隊造成威脅。
上半場比賽的最後幾分鐘,雙方在僵持中度過,誰也沒有創造出絕對的機會。
沈彬出色地完成了郭江平交代的任務,不但緩解了對方的攻勢,還打亂了川省三牛的進攻節奏。
郭江平對上半場最後階段的比賽相當滿意,吩咐在穩固防守的基礎上,反擊時中場要大膽壓出去。
下半場比賽開始後,川省三牛攻擊更加肆無忌憚,給遼省天倫的防守再一次施加不小的壓力,只要丟失對球的控制,就在遼省半場瘋狂逼搶,動作漸漸粗野起來。
無論是川省的陣地進攻還是遼省的反擊組織的比較差,傳接球到位率都很低,在雙方對球的爭搶中,足球在雙方之間不斷交換控制權,很明顯,在如此的高溫下,雙方體力都有明顯的下降,失誤率不斷增加。
於是,在比賽時間來到70分鐘,聚集起來的心氣漸漸丟失,雙方的節奏都明顯放緩。
沈彬這段時間主要精力都放在對方10號身上,川省10號是他們進攻的中轉站,腳下功夫是他們中最好的,有一定組織能力,傳球準確率也比較高。
但由於之前高強度的上下來回奔跑,他體力已經到了極限。
在一次沈彬的貼身防守下,球直接傳到麥益腳下,麥益得到球后,下意識尋找戴召。
發現戴召離得比較遠,就這麼一猶豫間,對方9號前鋒逼搶已經離他比較近了,慌亂中,麥益回傳守門員。
沈彬知道自己隊的門將肯定是大腳向前破壞了事,所以提前向中圈移動。
這個年齡段對於這種長距離球,都不怎麼在意。
由於基本功比較差,就是判斷對了落點,也停不好球,所以大家更注重第二落點的爭奪。
這批球員長大後,成為華國賽場上的主力,“注意第二落點的爭奪。”這句話已經成了國內教練的口頭禪,因為什麼?因為他們根本停不好球。
就像範大將軍說的那樣,“沒有那個能力知道嗎!”
沈彬跑到中圈,正好球向這邊飛來,落點離自己比較近,他迅速調整位置,雙方球員都沒有上前接球的意願,大多站在原地抬頭看著,這就體現出沈彬在夢裡附身加林查練習的好處來了。
判斷好了落點,胸部停球,雖然沒有加林查那麼絲滑,但還是停在了可控範圍之內。
“嗯?”這種球怎麼不和自己判斷不一樣呢!為什麼17號停球后沒有蹦得遠遠的?
沈彬調整好方向,帶著球向對方攻去,這時候連川省三牛的後腰都還在前場,前面一片坦途,兩名中後衛急忙做出防守姿態,一名上前準備逼搶,另一名也做出協防準備。
一直在對方半場遊蕩的陳韜機敏地向對方禁區跑去,川省三牛最後那名後衛看到這種情況,迅速做出合理的防守策略,向前一壓,想造越位。
沈彬已經提前想到了對方的企圖,在對方啟動前,已經把球傳了出去。
“好球!”遼省天倫替補席的幾位紛紛站了起來。
球傳得很舒服,正好在對方守門員無法出擊的距離點,陳韜停下球,還有時間做出了兩下調整,才把球射向球門的左下角,這球跟罰一個點球沒什麼區別,對方守門員已經儘量舒展了身體,但球還是從他指尖滾進了球門。
2比0,陳韜梅開二度,遼省天倫擴大了優勢。
在遼省天倫場上隊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