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終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援。玄宗封鳳伽異之祖父皮邏閣為臺登郡王,後賜名蒙歸義,進爵為雲南王。並給與輜重支援,皮邏閣據此接連戰勝河蠻,取太和城;後乘勝兼併五詔。當時唐與吐蕃爭奪安戎城,戰事激烈,皮邏閣攻五詔,有牽制吐蕃的作用,因此唐派遣中使王承訓、御史嚴正誨參與其軍事,先滅越析,次滅三浪,又滅蒙嶲,很快統一了六詔,成立以西洱河地區為基地的南詔國。南詔由此統一,而鳳伽異的祖父也成為第一任的南詔王。
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南詔與唐各有自己的想法:南詔國王想繼續兼併,成立一個大白蠻;而唐力助南詔統一,是想南詔出更多的力去牽制吐蕃,而不是繼續擴張。因此二者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這種矛盾,在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和他的屬官即姚州太守張虔陀上任之後,變得更加不可調和。
六年之前,鳳伽異的祖父病逝,傳位給兒子閣邏鳳,照慣例,新任南詔國王都要謁見都督府都督,於是閣邏鳳攜妻子同往。誰知道這太守張虔陀卑鄙放肆,因為知道一些南詔擴張土地的計謀,所以肆行要挾,不僅勒索賄賂,竟然侮辱閣邏鳳同行的婦女。堂堂南詔大王,哪裡受到了如此侮辱,鳳伽異的父親大怒,遂起兵攻破姚州府,殺張虔陀,並取羈縻州三十二州。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為人狂妄、急躁,聞聽此事,豈能善罷甘休,次年率兵八萬往擊南詔,乃父本想求和,誰知鮮于仲通自恃兵多,剛愎自用,不允。雙方戰於西洱河,皆傷亡慘重,唐敗。南詔本身貧弱,必須依附一個大國,既被唐逼迫,只好歸附吐蕃,從此南詔與大唐戰事不斷。此次太子李亨率劍南留後李宓,領軍七萬,會同流散敗軍共十萬人再次來犯,正是多年積怨的再次爆發。
聽完鳳伽異的講述,眾人唏噓,為了一己私慾引來血流成河,百姓的苦難似乎永遠沒有盡頭。“此次一戰,在所難免,不知道又有多少生靈要遭塗炭。” 大帳昏黃的燈火下,鳳伽異神色黯淡,從小接受大唐文化和佛家思想的教化,他根本不願打仗,尤其不願意與大唐兵戎相見。可是身為南詔的王子,自己的國族有難,又怎能不承擔大任?
“為何不派使臣向大唐議和?”
“我父已數次派出使臣,不是有去無回,就是被重責駁回。如今朝政被楊國忠這一幫昏官庸臣把持,借戰事他們正可從中漁利,又豈會輕言罷兵。”
“皇帝難道不知此事?”
“我聽說皇帝現在整日沉迷酒色,哪裡還顧得上朝政?”
“韋雪,此事能否透過你父親向皇帝稟奏一二,化干戈為玉帛,以免無辜枉死。”樂山轉頭問韋雪,韋雪雖然剛剛還在和樂山賭氣,但是遇到此等大事,她還是輕重於胸,明瞭大意,道:“南詔之事,並未聽我父提過,恐不是他權責之內的事。況如果真是楊國忠等人有意為之,即便我父上奏,料也難有改變。不過此乃關係千萬百姓士卒的生命,確實應當讓聖上知悉,但是現在我們距離長安千里之遙,而且我也不知道會不會回去……”
韋雪的言語讓鳳伽異頗感詫異,遂問道:“這位姑娘是?”
“她是當朝鳳閣侍郎韋承慶的千金。”
“原來是韋宰相之女,怪道談吐非凡,鳳伽異多有得罪,還請韋姑娘多多擔待。” 鳳伽異深施以禮,又道:“如蒙大恩,化解戰事紛爭,鳳伽異在此帶南詔百姓和數萬子弟拜謝姑娘的再造之德!”說罷,抖泡袖就拜。
韋雪受寵若驚,趕緊將鳳伽異扶起,“王子快快請起,如此小女子哪裡受得。這樣吧,我且修書一封,您派人送與我父,稟明此事。至於能否進到綿薄之力,就要看天命了。”
“韋姑娘,有此心腸已是難能可貴。” 鳳伽異立刻命人準備筆墨,韋雪將前因後果修書一封,派快馬星夜送往都成。
把信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