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阿哥自從成了唯二的郡王,自視就愈發高了起來,這時候仗著自己文才出眾,硬是拉攏了一匹文人才子圍在身邊;五阿哥素來低調,但九阿哥和十一阿哥就不同了,他們都遺傳到了生母的高調張揚性子,這時候雖然年紀不大,但是都已經擺出了一副高人一等的架勢來,連十阿哥都逢人便說宜妃為人好,對不是親子的自己都視同親生了;倒是四阿哥,因為之前封爵之事,已經學會了隱忍和收斂,處處低調了起來,六阿哥一看額娘和哥哥都不甚在意,也明白額娘出身不高,知道了額娘定沒有升位的希望,也就不去理會,十三和十四還小,自然事事都向哥哥們看齊了;七阿哥自從殘廢以後便有些自暴自棄起來,對這些事情完全不關心;八阿哥最近正因為好容易得到了皇父的青眼而意氣風發起來,自然希望能夠讓康熙更看重自己一些,給自己生母一個名分,總好過現在這樣不尷不尬的處境。

葉赫那拉家的領頭羊明珠已經遭受了打擊,雖然現在官復原職,但已經失去了聖寵,自然不敢蹦達得太歡快了,何況還要防著索額圖趁機找自己麻煩呢;宜妃父親雖然官職不高,但郭絡羅氏可是大族,自然還是能夠出來幾個吆喝的,就一同為宜妃和八阿哥之母衛氏吆喝上了;馬佳氏雖然能人不多,可不代表沒有,馬佳氏的領頭羊圖海雖然在二十年的時候已經去了,但是他的兒子諾敏現在也很得看重,歷刑、禮二部尚書,正黃旗蒙古都統,聖眷不可謂不隆,也能給榮妃使得上力;烏雅家倒是想努把力呢,可惜他們家底薄,能人少,只能看著別人爭來奪去自己耷拉著臉躲一邊兒當看客了。

對此,太后倒是沒什麼表示,每日仍是過著和從前一樣的日子,只是把石常在的女兒,五歲的十五格格霍珠接到自己身邊養著罷了。

康熙也一直沒有對此發表過什麼看法、意見之類的,只是這段時間在惠妃、宜妃和衛氏處待的時間比從前多了不少。惠妃和宜妃自此更是相看兩相厭,衛氏也是再度煥發了青春,重新嬌豔了起來。八阿哥也更加意氣風發了,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子——不能子以母貴,那就母以子貴吧。

德宛這段時間卻沒心思去想這些,她的心神都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了。年初李氏就發現有了身孕,這足夠德宛高興了。要知道,四阿哥府上的兒子只有兩個,其中的弘暉的身體還不是很好。德宛發現自己已經逐步古代化了,尤其在對待兒子這方面。

八月的時候,李氏生下一個大胖小子,起名叫做弘昀,據說是個很漂亮的孩子,可惜剛出生德宛見不著,只能聽兒子們說這孩子這兒好看那兒好看,聽得她心裡癢癢極了,恨不能立時就把孫子搶來抱著。

德宛要想的自然還有別的事情。比如說,第二年的選秀。十三和十四兩個小子年紀到了,得給他挑個合適的福晉了。雖然德宛還是覺得有殘害幼苗的嫌疑,可自己總是爭不過康熙,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還是初中生年紀的兒子被殘害了。

後宮又有了新的領頭羊

三十九年十二月,晉封名單出爐後,整個後宮被炸得目瞪口呆,當然也包括德宛。

好吧,衛氏冊為良嬪,這沒什麼可奇怪的,母以子貴嘛,老八出息了,他媽總不能還那樣一個不尷不尬的身份吧。瓜爾佳氏冊和嬪,也沒什麼怪的,自三十七年進宮,年輕漂亮溫柔體貼的瓜爾佳氏也是相當受寵的,這種好事兒康熙自然不會忘了她,不封才奇怪呢。晉謹嬪佟佳氏為謹妃,大家也沒什麼說的,出身擺在那兒了,又是皇帝的表妹,只有德宛一人納罕,怎麼是妃而不是貴妃呢。最令人驚訝的是康熙和太后敲定的貴妃人選,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之女博爾濟吉特氏。要說起來,博爾濟吉特氏出身確實高貴了,父親是蒙古親王,又是皇太后孃家人,還是世祖悼妃的侄女,可關鍵是康熙皇帝對蒙古的態度,讓後宮嬪妃一致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