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了一封致項王的信,說楚漢之間願意長期議和,休戰罷兵。然後把侯成請來加以吩咐之後,叫他明天就到楚營去談判議和的問題。
侯成欣然接受了這一使命。
第二天他來到楚營,項羽一聽說劉邦又派使者來了,便大聲憤怒地說:“昨天才把那個姓陸的打發走了,今天又派了個姓侯的來!告訴他,我知道又來幹什麼的,要他回去對劉邦說,他那老子和老婆,不放就不放!”
這時候成正被項伯引了進來,侯公一聽項王的話,上前行過大禮之後便大聲說道:
“漢王命臣來與項王談和。”
項羽心裡正想和,口頭卻大聲說:“我不想和,我要與劉邦來一次決戰!”
侯公說:“其實漢王並不想與大王爭鋒,這裡有漢王致大王的親筆書信,命臣送來並與大王商談罷兵的事。”
說完便呈上書信交與項伯,由項伯把劉邦的信讀了一遍。這封信來得正是時候,項羽正要退兵,又找不到一個官冕堂皇的理由,如今想言和退兵,不正給了他一個臺階下麼?他便關心地問道:
“漢王議和有什麼條件?”
侯公說:“漢王派臣為使前來談和,只有兩個條件,如果項王答應,天下就從此可以罷兵了!”
“請講第一個條件。”項王的口氣顯然緩和多了。
侯公抓住時機時言道:“首先最根本一點,是楚漢兩國劃定一個共同遵守的邊界,從此彼此相安,永不侵犯,共享太平,不知霸王以為如何?”
這一點項羽是完全同意的,只有如此也才可能罷兵休戰,於是他說:
“可以,至於以什麼地方劃界,還可以再行商議。那麼第二點呢?”
侯公說:“既然兩國要罷兵休戰、相安勿犯,就請大王送還太公和呂后。”
項羽勃然大怒,又翻臉不認人:“原來如此,換湯不換藥!我項羽不是三歲小孩,那麼好哄騙的麼?我今天不殺你,你回去轉告劉邦,要送還太公,就談不上罷兵言和!”
項伯在他身後輕輕撞了他一下,提醒他不要把事情弄僵了。
這位侯公面無懼色,坦然帶笑,從容鎮靜,輕言細語地說:“大王,人誰能無父母,若大王父母為他人所擄,能安然無憂麼?楚漢兩國即使劃定疆界休戰,如果漢王想起自己的老父和妻子尚羈押在霸王這裡,他能與大王相安無事麼?這樣楚漢積怨日深,就會永無寧日!相反,如果大王送還太公、呂后,不正向天下顯示大王的寬厚仁德之心嗎?對漢王尚且如此,天下人能不爭著歸附大王嗎?”
項羽的臉色緩和過來,侯公見項王被說動,便抓住時機與項伯商量好一個具體辦法,這就是:以鴻溝為分界限,鴻溝以西為漢,鴻溝以東為楚。鴻溝北邊與濟水相匯,從廣武入河。由西向東在大梁(今開封)折向東南,在項縣流入淮河的支流穎水。向阿拉伯數字的“7”。
項羽見鴻溝為界可以使他從困境中得以擺脫出來,這正是他所需要的,這樣他才不得不答應送還太公和呂后。
侯公怕項羽翻臉,下來之後又請項伯轉告項王,能否讓候公將太公與呂后迎回?開始項羽還有些遲疑不決,項伯告訴他,如果太公不能送還,鴻溝為界就白定了,楚軍繼續陷在這裡就危險了,大王勿因小失大,意氣用事。
每當關鍵時刻,項伯就幫劉邦的忙,這當然是看在張良的面子上。
項羽急欲退兵,默想了一陣,終於答應了讓候公將太公、呂后迎歸。侯公不辱使命,當然高興萬分,他一面派人先期回到漢營報信,自己隨項伯來見太公和呂后,還有一同被擄照管太公、呂后的酈食其,讓他們立刻準備出發,不能有絲毫遲疑。太公和呂后聽說有迴歸的希望,當然求之不得,大喜過望。
收拾停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