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二講,羲和斬屍(第2/4頁)
章節報錯
。
紫霄宮內只有一大三小四個蒲團,鴻鈞的身影出現在那大蒲團上。
三清先拜了鴻鈞,接著各坐一個蒲團,其餘眾人就只能站著聽道了。
鴻鈞睜開眼,目光掃視了下一眾聽道者,接著就開始了講道。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
“自然之理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
“天地大道,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聖人講道,有天道異象伴隨,而隨著所講之道的變化,異象也在變化。
上次鴻鈞所講乃大羅之下的道,如今卻在講大羅之道,異象自是不同。
就見天花亂墜,地湧瑞禎,紫氣氤氳,玄妙神光,又有異香撲鼻,仙音陣陣。
鴻鈞雖然講了各種道,但仙道為正宗,其餘都是旁門。
此時看一眾聽道者,根據修為道行和悟性的差別,反應各異,又聽的如痴如醉的,有喜笑顏開的,有愁眉苦臉的,也有云裡霧裡的。
講完大羅之道,鴻鈞也就講起了準聖之道。
而鴻鈞所講的準聖之道主要以斬三尸為主。
大羅金仙斬一屍為低階準聖,斬二屍就是高階準聖,三尸都斬去可為準聖巔峰。
至於三尸合一的成聖之法,鴻鈞下次講。
一些先天神聖邊聽著鴻鈞講道,邊修煉鴻鈞版本的斬三尸。
陸陽的不少分身也在,聽著鴻鈞講道,還是有點收穫的。
鴻鈞版的斬三尸和陸陽版斬三尸存在不同,陸陽如今去蕪存菁。
忽然,鴻鈞停止了講道,目光看向羲和。
眾多站著聽道的人中,羲和雙目緊閉,身上的氣息在變化。
突然,一個身影從羲和身上走出,一襲素白宮裙,相貌和羲和有八分相似,慈眉善目,滿身祥和。
顯然,羲和聽鴻鈞講道而斬卻了善屍。
斬了一屍,羲和的修為道行都有不小精進。
人群中,望舒的面色陰沉,逆徒成了氣候。
對了,羲和加入了天庭,望舒也是加入了天庭。
受天條的限制,望舒不太好收拾羲和。
當望舒和羲和的矛盾卻是無法化解,這也是天庭內部的一大矛盾。
當然,天庭內部的矛盾多了。
天庭和巫族經常發生衝突,也是把內部矛盾往外轉移。
斬三尸需要寄託,用先天靈寶來寄託是最好,如此不僅有大法力,還有道行。
若是用後天靈寶來寄託三尸,道行是上去了,卻無大法力。
沒大法力就有可能應劫。
只要未證大道,各種劫數是免不了的。
凡人的劫數無非是生老病死和窮困潦倒等,修仙之士的劫數就多了,而成仙了道也並非就沒了劫數。
玄門弟子就是修成大羅金仙,要是遲遲不斬三尸,也會犯下殺劫,當然,鴻鈞卻沒急著說。
洪荒世界的成長也有不少‘劫數’。
說大羅金仙歷萬劫而不磨是真的,說天道聖人歷萬劫而不磨也是真的,但兩者卻大有不同,是劫數的不同。
天道聖人歷經的劫數給大羅金仙,大羅金仙就可能身死道消。
同樣的,洪荒世界歷經的劫數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