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直達興隆、承德地界.可謂群山千里,氣象非凡。在“後龍”區域內,分設內、中、外三條火道並駐有重兵看守。昌瑞山以南為“前圈”,以層巒疊翠的昌瑞山為後靠,東依馬蘭峪五陵起伏的鷹飛倒仰山,西傍薊縣高聳入雲的黃花山,南抵夭然翠屏、猶如倒扣金鐘的金星山,陵區的最南端,則有夭臺、煙墩兩山對峙,形成一個險峻的陵口,名為興隆口,亦稱龍門口。清代建陵時,興隆口有一口深不見底的水潭,潭中之水墨綠幽深,即使大早之年,潭水也永遠不會乾涸。相傳,興隆口的煙墩山有一泉眼與渤海相通.潭中有龍王的第八子率領魚鰲蝦蟹眾水族看守門戶,因此興隆口又叫龍門口。每當旱季,西大河水勢減弱,行入從此口經過,便能感受到這裡氣氛蕭瑟,冷氣森森,令人悸然心動。興隆口還是清朝帝后妃繽入葬東陵時,運送梓宮和彩棺或帝后拜渴陵寢時的必經之路。透過時,在這裡架設木橋。蜜駕過後,即將木橋拆除,以防閒雜人等透過。由此,興隆口不僅是孝陵,而且亦是整個清東陵的一道天然門戶。自清建陵以來,除原有的山林外,又不斷在前圈和後龍栽植大批陵樹,使整個陵區蒼翠蔽日,一望無際,名曰:“海樹”。在陵區中心,各座陵寢附近所栽的陵樹,行列整齊,各有定數,名曰“儀樹”。這種僅樹頂樹斜伸,亭亭如蓋,具有龍飛鳳舞的姿態,由此取名叫做“盤龍松”。據咸豐年間一位護陵大臣上報朝廷的數字,昭西陵(孝莊皇太后陵寢)儀樹1023 棵,孝陵的儀樹為43680 棵、景陵、景妃園寢、雙妃園寢三處的儀樹是33500 裸,裕陵的儀樹是11007 棵,裕妃園寢的儀樹是1360 裸。
220 /日暮東陵
以上只是咸豐時的記載,自然沒有包括咸豐以後各座陵寢所植的儀樹。如果把以後的定陵、惠陵以及咸豐、同治的后妃陵寢所栽的儀樹棵數加在一起,則共有16 萬9 千多裸。至於整個前圈和後龍所栽的全部樹木,據清末時的估計,大約在8 百萬裸以上。民國二年(1913 年)文人陳治重曾將所見到的清東陵陵園景色以詩記之,並作了如下詩注:
初至,從龍門口入,兩岸壁立,一私冷然,絕水而胎,踐沫如雪。水側春草盛茂,夾毅送青。更前則群松蔽山,蒼草彌望,殿寢黃瓦,乍隱乍現於碧陰之中。好風徐來,青香滿袖,清肅之氣,祛人煩勞。
從陳治重的詩注中可以看出,到清朝滅亡,民國成立後,清東陵還保持著原有的磅礴氣勢。由此也可以看出,為培植、保護這個陵區,清王朝的歷代帝王都曾費了多麼大的心血。
由於清朝歷代帝王都認為能夠在上吉之地建陵,便可以“開福扯於隆基,綿萬年之景運”,故陵寢在他們的心目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為了保護陵區的安全,在陵區周圍開割了火道,豎立了紅、白、清三道界樁,界樁外是20 裡官山,並在前圈東、南、西三面築起了40 裡的風水圍牆。
陵區的圍牆又稱風水牆,有保護陵區風水之意。順治的孝陵完工後,陵區的風水牆也開始建設,並初具規模。以後歷朝不斷增建、維修,並逐步完善。整個牆高達9 。 4 尺,厚2 。 8 尺.大部分為城磚灰砌灌漿,有的山嶺地段用山石砌成。前圈東西的圍牆北起馬蘭關西城根,與長城相接,往南依次經過二洞、九洞、水洞、福君山至馬蘭峪西城外,留有一門,稱東門口。此門專系八旗官兵及在東陵上當差的員役出人之門。康熙二年,在昌瑞山建造孝陵時,就在
第五章軍部密謀/ul
陵區東側、· 長城隘口的馬蘭關設副將鎮守,專司陵區的防護之責。雍正元年改馬蘭官副將為總兵官。自乾隆元年始,馬蘭官的總兵官由八旗漢軍人全部改為八旗滿洲人充任,其職別和身份越來越高。
由於陵區之內,特別是後龍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