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別的?如果是真心要,那我倒是有一個。不過,你需要讓聖上允許我提前進宮。”

接下去幾天,只要一下課,朱瞻基就跑沒影了,連朱棣都忍不住問起自己孫兒的行蹤。護衛們只知天天和朱孟炤混在一起,至於在搞什麼,神神秘秘的,誰都說不清。

這次千秋節,在行在的熱鬧程度不亞於春節。早朝過後,大殿內已匆忙佈置,雖然一切從簡,但該有的儀式並沒簡化多少。

因為同來的后妃只有王貴妃,朱棣索性將趙王妃沐氏也叫來。

傍晚時分,行宮大殿內已用珠簾隔成前後兩部分,前殿基本坐滿了人,在北京四品以上官員全部到場。後殿,除了王貴妃和趙王妃,還有幾名命婦作陪。

終於在大太監劉勝通的唱誦中,朱棣面無表情大步上前,在殿正中寶座上坐下,大殿一側是太孫朱瞻基,之後坐著漢王、趙王、景陵郡王。

場下,禮樂起,樂曲隨著劉勝通的唱誦變換,嚴肅而亢長。不知過了多久,宮女們端著酒菜上殿,禮樂才正式結束。

酒過三巡,朱棣說了幾句玩笑話,場面開始活躍起來,不時有大臣單獨上前祝壽、獻賀禮。這些禮品大都揣摩著朱棣的心思,既有意義又不太貴重,特別是英國公、黔國公獻上交趾陳軍旗艦上的舵,將氣氛推到高潮。

只不過,朱瞻基與朱孟炤早已離了座,不知跑去了哪裡。此時,歌舞再起,已是歡快的節奏。又過了片刻,只有朱瞻基一人悄悄回來,一會盯著場中歌舞、一會看看座上朱棣,滿臉緊張。

朱棣早就見到,就當不知,顧自喝著酒、吃著菜,臉上帶著微笑。場下有幾位不勝酒力的臣子,已是跟著樂曲高歌。

朱瞻基大約是覺得時間到了,終於鼓起勇氣,上前行禮道:“孫兒祝皇祖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兩句話沒什麼新意,朱棣笑著點頭,“好,賜酒。”身邊,劉勝通笑著倒了一小盅桂花酒,遞給朱瞻基。

朱瞻基接過,大聲道:“謝皇祖父賞。”說完一口飲完,交還酒杯又說道:“孫兒得知,今日北斗星君也來為皇祖父祝壽,還請皇祖父移步殿外。”

朱棣看著朱瞻基,臉上帶著笑卻半晌未動,問道:“北斗星君?又是你那位堂叔想的玩意?”

朱瞻基臉一紅,不好意思的說:“我們知道沒法和英國公、黔國公比,但真的準備了很久,是孫兒和堂叔一起送的。皇祖父……”

朱棣笑起來,“好,那大家一起去看看,來賀壽的北斗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