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如刀,彷彿一位準備審判罪犯的法官。魏國公被押入大殿,面色蒼白,卻又挺胸抬頭,滿臉不屑。

“魏國公,你當今朝之重臣,何以竟敢背叛朝廷,謀劃不軌?”朱元璋穩穩發問,聲如雷霆。

魏國公冷笑道:“陛下,你不過憑藉運氣登上皇位,難道真以為可以壓制我等的威名?我等之舉,難道不是為了這朝廷的未來?”

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燒,暗羨得罪之人如何能夠如此神情自若:“你所言不過是虛妄,若我們不立法度,豈能讓你等為所欲為?”

審問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一樁樁證據的揭露,魏國公的抵賴立刻破滅。他慢慢感受到周圍氣氛的緊張,卻無計可施,最終一崩如玉般道出真相:“我承認,我與眾臣一同策劃,但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江山!”

整個審問廳鴉雀無聲,朱元璋心中暗自思量,要將這一切都記錄於史。最後,以毫不留情的判罰,魏國公及群臣被判流放,言訟之事成為朝中士人討論的熱門話題。

在這場大案過後,朱元璋雖得以清理奸邪,但他心中卻開始明白權力之重。這一件事非但沒有削弱他的權威,反而讓他倍感孤獨。與之初登基時的意氣風發相比,如今更顯得沉重無比。因此,他決定在心底對潛在的危機更加警惕。

時光荏苒,幾個月過去了,奪權風波逐漸淡去。但朱元璋心中那一絲不安卻始終揮之不去。他開始對那些曾經親近的臣子多了幾分防備,尤其是那些與權臣們有過交往的人,常常讓他警惕不已。

在面對接踵而來的朝政事務時,朱元璋的神情變得愈加嚴肅,工作如同潮水般壓來,但心中卻常常回蕩著那句“吾信如鐵”的警語。身邊的張權在朱元璋眼中也漸漸顯現出陰險之色,他的每一次言辭都在提醒著朱元璋:“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這場波瀾壯闊的大案,不僅清洗了朝堂的腐敗,更讓朱元璋對權力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明白了,治理國家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與審慎。往後的日子,他將面對更為複雜的權力鬥爭,冷靜和果斷成為他治國之道的前提。

正如那日冉冉升起的朝陽般,推動著新的時代,卻仍有風波暗藏。朱元璋站於這個即將崛起的王朝之上,回望身後的荊棘叢生,儘管心中充滿憂慮,卻已無退路可言。他將以自己的方式,書寫這段光輝的歷史,成就那宏偉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