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今託孤與你,切勿輕生。可將金裝鐧留下,以為日後存念秦氏一脈,我死亦瞑目矣!”正在悲泣之際,忽聽外面金鼓震天,軍聲鼎沸。原來高丞相已開門投降了。秦彝連忙出廳上馬,手提渾鐵槍,正欲交戰,只見周兵如潮一般湧來。部下雖有數百精銳,如何擋得楊林這員驍將?被他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秦彝部軍十不存一,殺得血透重袍,箭攢遍體,遂大叫道:“非臣不能禦敵,實被奸臣賣主求榮,臣力竭矣!”手提短刀,連殺數人,被楊林搶入,望咽喉下耍的一槍,結果了性命,亡年四十三歲。楊林遂得了秦彝的盔甲,正是:
父子輕生全社稷,忠魂應向白雲來。
此時城中鼎沸,寧夫人收拾細軟,同秦安即出私衙。周兵填街塞巷,使婢家奴俱各亂竄。單剩太平郎母子二人,東跑西走,無處安身。又是黃昏天黑,十分著急。忽轉到一條僻靜小巷,家家門戶緊閉。聽得一家有小兒啼哭甚響,知道有人在內,連忙叩門。卻走出個婦人和一個三歲孩子來,把夫人看了一看,見夫人不是下人,連忙接進,關了門,問道:“這樣兵荒馬亂,娘子卻從何處來的?”夫人把家庭被難,僕從俱無,沒處棲身,哭訴一遍。那婦人道:“原來是一位夫人,失敬了。我家丈夫程有德不幸早喪,妾身莫氏守寡在家,此兒一郎,別無他人,至親兩口度日。夫人何不在此權住,候亂定再去!”夫人千恩萬謝,就在程家住下。
不幾日,楊忠收拾冊籍,安民退兵。夫人將所帶金珠出來騰換,就在本巷覓了一所房,與莫氏一同居住。卻喜兩姓孩子卻是一對頑皮,甚是相合。按程一郎是上界土德星臨凡,大唐福將。二人鎮日打街罵巷,闖禍生非。直至太平郎長成十五歲,生得方面大耳,身長八尺,腰大十圍,河目海口,燕頷虎頭,最喜讀書。寧夫人將他送入館內攻書,先生取名秦瓊,字叔寶;程一郎取名咬金,諱知節。後因濟州年荒,咬金母子別了夫人,自往歷城去了,這是後話。
且說楊忠自獲勝班師,周主十分大喜,封楊忠為隋公,自此江北已成一統。這楊忠所生一子,名楊堅,生得目如朗星,手有奇文,儼成王字,楊忠夫婦知他是個異人。後來有個老尼對他母親道:“此兒貴不可言,但須離父母方得長大,貧尼願為撫視。”其母便託老尼撫育,長大成人。直至楊忠封了隋公,老尼將來還與楊家。不幾年,楊忠病亡,遂襲了隋公之職。其周主見楊堅相貌魁奇,十分忌他,累次著人相他。相者知他後有大福,俱各為彼周全。楊堅知道後主疑他,遂將一女夤緣做了太子寵妃。直至周主晏駕,幼主庸懦,他倚叔楊林之力,將太子廢了,竟奪篡了周主江山,改稱國號大隋。正是:
莽因後父移劉祚,操納嬌兒覆漢家。
自古奸雄同一轍,莫將邦國易如花。
楊堅接了帝位,稱為隋文帝,立長子楊勇為太子,次子楊廣為晉王,封楊林為靠山王,獨孤氏正宮,勤修國政,早朝晏罷。文有李德鄰、高熲、蘇威等;武有楊素、李國賢、賀若弼、韓擒虎等,一班君臣並膽同心,漸有闢土開疆混一統的意思,意欲併吞南陳。不表。
且說陳後主是個聰明穎異之人,因寵了兩個美人張麗華、孔貴嬪,每日錦帳風流,管絃沸耳。又有兩個寵臣是孔範、江總,他二人百般迎順,每日裡扛幫主上,不過是杯中快樂,被裡歡娛,何曾把山河為念?只圖眼前快樂。有《玉樹後庭花》之曲。正是:
陳主機權未有涯,如何不惜戀嬌奢。
將來即入宮前井,猶有催歌玉樹花。
隋主駕坐早朝,與楊素等計議:陳主荒淫,欲起兵吞陳,恐北漢起兵。正在議論間,忽次子楊廣出班奏道:“陳後主荒淫無度,自取滅亡。臣兒請一旅之師,誓滅南陳,混一天下,臣之願也。”你道晉王,那一刀一槍不相讓的事業,如何親身要去?因哥哥楊勇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