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待問題的深度和廣度還要遠遠超出自己。

於是,龐勁東把話題轉了回來,繼續討論德欽巴丹:“我冒昧推測一下,策反德欽巴丹的時機,現在應該已經成熟了。”

“你說的沒錯。”龐文瀾的那種沮喪只是片刻工夫,很快就恢復了平日的樣子,說到這裡的時候更是顯得很自信:“這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個方面是,德欽丹巴終於被派來進攻我們,而他並不願意和我們打仗;另一方面則是,他與七十七師師長通萊素來不睦,通萊遲早會找機會除掉他,他又根本就鬥不過通萊,只能想辦法另找出路。”

“這個通萊很有本事嗎?”

“有沒有本事暫且不說,至少後臺硬得很,他的姐夫是貌埃大將。而德欽巴丹卻只有一個二零六團,拿什麼和人家鬥?!”頓了頓,龐文瀾補充說:“以通萊的行事作風而言,如果想要除掉某個人,就絕不會改主意。哪怕這個人離開他的視線,隱姓埋名的躲了起來,他也會設法找出來的。更何況,通萊對德欽巴丹的怨恨和不滿,恐怕還不是一星半點。”

“這麼說,策反德欽丹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可以這麼說!”龐文瀾拍了拍龐勁東的肩膀,十分高興地說:“你真是我的福將,剛到長箐山,就給我帶來這麼一份大禮!如果通萊派其他人來進攻我們,我反倒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四爺爺實在是過獎了,侄孫愧不敢當!我倒認為,是四爺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龐勁東絕不是一個馬屁精,無論對方是否自己的長輩,都不會輕易說些恭維話出口。但只要是說出口了,就必然是心裡確實這樣認為。

事實也正如龐勁東所說的一樣,剛一知道來進攻長箐山的人是德欽巴丹的時候,龐文瀾心裡就已經有了主意。

剛才的一番談話,已經決定了第二零六團將會歸降果敢共和軍,龐文瀾和德欽巴丹兩人已經談妥了全部細節。

但以龐文瀾的性情而言,懶於對晚輩解釋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沒有把這些告訴龐勁東。

“如果德欽丹巴能夠帶著整團人和裝備投靠過來,當然是最好不過的,只不過他卻有難處……”

這裡所謂的“難處”,龐勁東只要稍加分析就能夠想到,但是龐勁東不願意太過於表現自己,於是恭敬的問叔祖:“什麼樣的難處?”

“德欽丹巴本人沒有家室,一個人無牽無掛,手下的官兵卻非如此。他們一旦投靠了我們,md政府肯定會對他們的家人進行報復。”

“四爺爺打算怎麼辦?”

“願意來的就歡迎,不願意來的就遣散,簡單說就是去留任便。總之不能強迫人家加入我們,否則軍心會因之不安定,是絕對打不了仗的。”

龐文瀾早年還在國內的時候,就對徵兵這種事總結出了一套經驗。

當年的內戰和外戰,他所屬一方為擴充軍隊到處拉壯丁,強迫平民百姓參軍。

結果軍隊的規模雖然有了,武器裝備卻無法隨之同樣提升,兵員的素質更是不上去。

很多士兵本來並不願當兵,情緒非常消極,加之軍官**和軍紀敗壞,逃兵時有發生,導致作戰能力低下。

抗戰期間,往往是一個軍也頂不住東瀛人的一個師團,惡果昭彰。

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取決於每一名士兵,士兵的戰鬥力取決於他們的精神,而決定著士兵精神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們究竟是自願還是被迫穿上軍裝。

那些本來就懷揣著軍旅夢想的人,來到軍隊之後會在最大程度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而那些本來只想老老實實當個農民或者工人的人,就算是成為了一名軍人,本質上也仍然是一名農民或者工人。

由此便造成了這樣一種現象,如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