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為了保證行進的速度,從南皮出來的時候,趙雲不僅騎了自己的馬,還將夏侯蘭和另外一位同鄉的馬也帶上了。
一人三騎,換馬不換人,這種行進速度是非常驚人的。當然了,這樣的趕路方式對於騎手本身也是一種非常嚴酷的考驗和折磨。若是換做他人,只怕還沒有到家,便已經累得脫離昏厥過去。
風聲在耳旁呼嘯,山川河流在眼角向後倒退,趙雲的念頭裡只有拼命往前趕,無論如何也要在長兄離世之前回到家裡!
漸漸的,家鄉熟悉的山巒出現在了遠處,清澈蜿蜒的河流在腳下流淌,圍繞村邊的樹冠影影綽綽。
滿臉疲憊的趙雲,在某個傍晚,牽著馬走進了生他養他的趙家莊。
低矮的草房、嫋嫋的炊煙、偶爾響起的狗叫聲,一切還是那麼的熟悉親切……
來到自家院落之前時,身材高大的他,不用踮腳,也可以看清院中被人收拾的乾乾淨淨,屋內卻聽不到任何動靜,包括呼吸和喘息這般細微的聲響。
兄長的信寫的很潦草,也很簡短,只是告訴趙雲自己舊傷復發,而且有日益加重的趨勢,寫信的時候已經臥倒在床有一個多月,希望在離世之前再見兄弟一面。
越是如此潦草,越是如此簡短,就越是讓趙雲感到不安和擔憂。
趙雲將僅剩的一匹馬栓在院外一顆歪脖子老榆樹下,另外兩匹馬,因為力竭氣盡,已經倒逼在道邊,卻是白白便宜了某一夥沿路乞討的流民。
調整一下心情,然後輕輕地推開柴扉,趙雲走了進去。
開啟房門,看到房內果然沒人,他又走進兄長和嫂嫂所住的廂房,依然沒人。屋內很乾淨,似乎有人經常打掃,不過房內值錢一些的物件卻不見了蹤影。
趙雲又去了自己所住的那間房屋,看到屬於自己的東西被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床榻之上,也是乾乾淨淨,不染一絲灰塵。
忽然,院門口響起一個老漢的聲音:“雲伢子,是你回來了麼?”
趙雲邁步出屋,看到隔院住的本家趙二叔拄著柺杖正朝屋內張望。
“二叔,是我回來了。我兄長和嫂嫂去哪裡了?”
“前幾日你家來了一位年輕的書生,說是帶你哥哥和嫂子前往高邑尋醫治病,走的時候還給我留下幾袋糧食,讓我天天在這裡看著,等你回來便告訴你,免得你擔心著急。”
老漢雖然身形有些佝僂,但說話口齒清楚,很快便將趙全家的情況對趙雲說的清清楚楚。
“二叔,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莫嫌少,拿著買點糧食好過冬。我就不留在莊裡過夜了,連夜就去高邑。”趙雲說話之間從懷裡掏出一塊銀餅,塞到老漢手裡,然後匆匆離開了院子。
秦皇一統天下後,頒佈法令,規定黃金以鎰名,為上幣,珠玉銀錫不為幣,只能作器飾寶藏之用。漢初承襲秦制,白銀仍不作貨幣使用。等到王莽篡權之後,改革幣制,於是白銀幾乎成為正式通貨,與黃金具有同樣的職能。後來,光武帝劉秀滅王莽,又走了回頭路,取締了白銀的貨幣功能,但民間還是私下裡使用。
如今天下大亂,董氏五銖錢無人問津,趙雲隨身攜帶的便是他這一年來在公孫瓚軍中所得軍餉。
高邑城內,一處中等規模的院落裡,李嚴正與王越坐在院中對月小酌,低聲交談。
“王大俠,這封信是公孫瓚在信都會盟時寫給公子的?”
“準確來說,應該是寫給趙雲的,不過需要經過你的手轉交於他。”
“算算時間,也就是這兩日之間,趙雲就該尋到高邑來了,如今有了這封信,我就更加有把握。”
“幽州有變,公子直接北上,你這邊見到趙雲之後,最好是馬上動身追趕,公子身邊如今可用的人不多,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