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氏作為他的妻子,理應守孝。大哥此時若是迎娶鄒氏,恐怕會損害聲譽。”
孫乾建議說道:“可以先把婚事定下來,等到過了今歲,再迎鄒氏進門。”
簡雍也附和說道:“兩家聯姻很關鍵,是取信張繡和楊定等人的重要手段,玄德不可推辭。”
劉備見眾人並不發對,心中暗喜,嘴上說道:“既然大家都覺得與張繡合兵利大於弊,我也只好勉為其難。”
劉備這邊算計著如何吞併張繡的時候,張繡也在跟楊定商議著此事。
楊定有些不解地問張繡:“少將軍,既然想投靠別人,為何不找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樹,卻要與劉備這路弱小的勢力合併?”
張繡寒著臉說道:“我之所以選擇投靠劉備,卻是要看看劉備是否真心想為叔父報仇!劉備的兵力與我相當,就算我為輔,他為主。一時半會他也無法完全的控制叔父遺留下來的兵馬。若是劉備真心攻打三戶亭,今後我便盡心輔助於他。若是劉備只為了吐並叔父留下來的兵馬,到時候也就休怪我翻臉不認人!”
楊定聽明白了張繡這話的意思,於是建議說道:“劉備動不動就拿襄陽劉表說事,就好像只有他才能在劉表的面前說上話。當初張將軍在世之時,雖然曾與劉表鬧出不愉快的事情,但如今已是時過境遷,少將軍不妨暗中派人前往襄陽面見劉表,只要取得了劉表的諒解,今後若要有所動作。也就不用擔心劉表跳出來誤事。”
張繡覺得楊定這個提議有道理,於是選了一個膽大心細的心腹,帶著他的親筆書信前往襄陽。
劉和得知劉備吞併張濟遺留下來的勢力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是張濟死後兩個月的事情了。此時劉備已經與張繡合兵一處,佔據了南陽郡新野以北直到伏牛山脈的地盤,境內也有了數十萬人口,算起來比他離開汝南時又壯大了幾分。
劉和沒有想到劉備窩在魯陽這麼一處夾縫之地,居然還能搞出這麼大的手筆,若是坐視劉備今後進入荊州劉表的地盤。還不知道要給自己的統一大業添上多少亂子。
為了扼制劉備快速發展的勢頭,劉和將郭嘉、賈詡和田疇等人召到一起,商議解決的辦法。
劉和首先說道:“我在初平二年返回幽州,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年。這十年間經歷了許多事情,也與不少的對頭交過手,唯獨這個劉玄德滑溜的就像一條泥鰍,居然從幽州一路平安地混到了南陽。期間更是屢次冒犯過我。對於劉玄德此人,我並不忌憚他,也談不上有多恨。他能以織蓆販履的出身搭起今日這樣的攤子,足以證明他的本事。我以前就常跟你們說起過,這大漢不是缺少有本領的人,而是有本領的人太多了,所以才會紛亂征戰不斷。荊州劉表是個守成之人,日後對於我們的威脅並不太大,劉玄德此人如今盤踞在洛陽與襄陽之間,若是被他竊據了荊州,那就是個大麻煩。我這個人不喜歡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今天召集你們過來,就是想讓大家幫我出個主意,看如何能在短時間內便將劉備這個麻煩解決掉,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劉和說這些話的時候,語氣平和,並沒有表現出咬牙切齒或者皺眉瞪眼的樣子。儘管劉和對大耳朵的腹黑有些膩味,但站在客觀公允的角度而言,劉備作為一個玩弄政治的高手,有很多做法可以讓劉和借鑑。
劉和兩世為人,在前世的記憶中,他對於魏蜀吳三國創立者曹操、劉備和孫權,都有一番屬於自己的理解和評判。劉和最欣賞的是曹操,最佩服的則是劉備。曹操在政治、軍事和文學等多方面都出類拔萃,為人雖然也有奸詐多疑的毛病,但足夠坦蕩,堪稱真正的豪傑。劉備出身寒微,卻能忍受長期寄人籬下的日子,雖然被後人詬病為是個妨主的掃把星,但他為了一個信念堅持到底,這種韌勁值得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