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圍死,接近糧草枯竭,不用很久,我部的決戰時機也會成熟。”
劉延慶嘆息一聲:“沒人懷疑高方平的行軍,我也相信他能神行軍,提前於白池地區阻止蕭合達部馳援夏州。本帥真正擔心的在於,小高相公部雖然也是全騎兵,但只有區區三萬多人馬。而且他的大多數部隊是步兵出生,於騎兵方面功底還差火候,所以儘管他的部隊士氣一流,但我始終不看好他能頂住號稱當世無敵的白馬軍司。一但他落敗,真被蕭合達兵至夏州,則內外的複雜包圍圈之下,又沒有攻勢防守,則我部危矣。”
劉延慶的擔憂也是眾將擔憂。的確他們從未懷疑過高方平部的驍勇善戰,從未懷疑高方平的兵法。
只是說於白池區域那樣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去和白馬軍司進行拉鋸,那很難有取巧成分,完全依靠對騎兵戰術的理解,對馬的技術功底進行交換。
於是在宋軍駕馭馬匹不如西夏的總體情況下,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倒沒人覺得高方平會大敗,但認為高方平截不住蕭合達,蕭合達最終能兵至夏州,這就是目下的主流看法……
第740章 陶節夫倒下了
同五月末。朝廷的氣氛說不上上次的烏雲蓋頂,但也有些壓抑。
這次大宋作為進攻方,遲遲沒有聽到夏州捷報,也沒聽到高方平在西平府的捷報,相反聽說高方平又犯渾了,腦子有坑的帶著三萬騎兵,試圖在白池草原上和號稱天下無敵的白馬軍司決戰的訊息。
趙佶不太知道白馬軍司有多危險,現在的他對小高太有信心了,只是好奇的問道:“朕的帥臣高方平贏得了宋夏之戰,此番進兵西夏,以他的驍勇善戰,也不至於出什麼問題,諸位愛卿誰告訴朕,小高他何時會帶著朕的大軍回來呢?”
說起這事來,蔡京和陶節夫的心裡都是淚。
陶節夫不反對高方平出兵西夏,然而陶節夫知道蕭合達是誰,白馬軍司又是誰的。高方平號稱野戰無敵這沒錯,但也得看地方,此番那小子要在大草原和蕭合達部比騎兵功底,陶節夫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至於蔡京,他真不知道高方平和蕭合達怎麼戰,老蔡只知道現在高方平身望越來越大,皇帝越來越信任他。且他小子進兵西夏三個月了,遲遲沒有什麼捷報,只一個勁的在那邊擁兵自重,然後依託軍備軍馬糧食等等各項利益,發財發的那叫一個爽,讓其他的鯊魚眼紅。
所以蔡京政治壓力大啊,指望老蔡吃飯的貪官汙吏和權貴,真不是一百兩百那麼少,然而蔡京現在卻沒能力幫他們從高方平口裡搶食,這是致命的地方。媽的高方平吃相太難看了,難看到讓太多人眼紅。
於是蔡京不陰不陽的樣子道:“是啊,陛下擔心的這個事情,是該要系統性討論一下了,高方平進兵冒了太大的風險。他麾下兩部,總計近十一萬大宋精銳,一日不回來,朝廷也一日不得安寧。老臣認為既然已贏得了國戰,何故還冒這麼大風險進兵,卻又遲遲不見戰果?”
張叔夜出列湊道:“陛下不要動搖信心,這是關鍵時刻,乃是我大宋從未有過的主動形勢。以高方平的小心謹慎不至於吃太大的虧。此方他只攜帶十一萬出兵,已經留了後手,就算西夏的最後精銳難啃,咱們也不至於陷入被動。戰場之道變化萬千,我們後方並不瞭解形勢。遲遲不決戰,他高方平必有用意,這也正是他讓人放心的謹慎所在,深得諸葛兵法之精髓。“
頓了頓張叔夜再道:“臣對軍事方面沒有太多心得,但能看得出來,高方平此番的戰略是對西夏拖字訣,西夏國力有限,此番又遭遇旱災,缺乏糧食和草料,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他們耗不起太久,內部起亂只是時間問題。利用這些正是高方平的長處,多給他些時間,不能草率的現在去定論結果。”
趙佶道:“朕不是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