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難民的一切行為會記錄貢獻點。找到工作的人每月有特定的貢獻點。
不工作,砍柴打獵釣魚做小生意的自由職業者,每次交易需要報稅,報了之後會根據金累積貢獻點。
就算什麼也不做的難民,只要不犯事不添亂,也會天然有少量的貢獻點入賬。
沒有孩子又不做事的,不犯事也沒有貢獻點。
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天然獲得的貢獻點增加。三個孩子的家庭貢獻點大幅增加。
四個孩子的家庭除了貢獻點照常發放外,縣衙給予免費的食鹽和炭火供應。允許其中一個孩子無條件進入少年學堂。
每次響應官府服役的,更具事件大小,計算貢獻點獎勵。
貢獻點可以繼承。
然後貢獻點到達一千後,以家庭為單位,自動獲得鄆城戶籍,撥給土地建造住宅。縣衙相關的職位優先錄用。
這些高方平研究制定的獎懲措施,還有很多的不完善,還可以慢慢的修改,但是僅僅這樣,已經讓他們看到了實惠和希望。導致目下的他們很有向心力,願意朝那個方向去努力。
犯錯誤的,比如打架鬥毆鬧事欺負小孩子的,被坐實後,又沒有達到犯罪判刑標準的,最大的損失就是大幅扣除貢獻點。
根據曾世成的反饋,這套制度運作的並不完美,但是正在朝好的方向前進。基本做到了商鞅政策下的“勇於公斗,怯於私鬥”。
媽的說的跟真的似的,曾世成這傢伙主管城外難民營工作,他當然要自己往臉上貼金了。所以在大魔王回來的第一時間,他彙報工作說是“形勢一派大好”。然而高方平也相信,這個棒槌說話雖然有誇張的成分,卻是總體情況是健康的,這就可以了。
王勤飛這個老混蛋今年賺了大錢。他卻對高方平哭窮說是“肉價被您壓制的太低,基本上也掙不到什麼錢”。
其後高方平表示飼料產量持續擴大,成本在持續降低,來年可以適當降低飼料的售價後,老王如同被打了雞血一樣,開始說是形勢一派大好,目下規模還嫌太小,豬肉供不應求,缺口依舊很大。於是他打算組織士紳追加三倍的投資,繼續大肆建設豬場,再額外招收一千五百人進入農場進行剝削。但前提條件是大魔王在畜牧用地審批的時候,適當的別太狠。
高方平表示,農牧事業必須大力支援,用地審批沒問題,然而一畝良田換十畝牧地,這是底線價格。
老王說不換,要用錢買,然而高方平說縣衙現在不差錢,必須以地換地。
其實這已經讓士紳階級佔了大便宜,將來城市規模發展了,這些大地主手裡的就是妥妥的商業旺地,真會發大財的,要不是為了特殊時期的國朝糧食戰略安全,必須把一定數量的耕地控制在官府手裡,高方平真不會做這種讓步的。
可事實上王勤飛這些老頑固就是覺得吃虧了。耕地真的不能給這些鯊魚帶來多大收益,然後漢人就這德行,就喜歡置辦田產和房產。一但收入口袋裡就輕易不想吐出來,哪怕不產生多大收益又拉仇恨,他們就是喜歡兼併耕地,喜歡修宅子。
最終討價還價了一番,又從這些鯊魚的手裡置換出了三千多畝良田捏在縣衙的手裡。這樣一來,配合今年水災後增加的耕地,高方平又多了五千畝田。又可以挑選一群有志的農民,進入“國企”種田了。
這個步驟其實不能給高方平帶來財政收入的增加,相反會有一筆農業補貼拿進去填坑。但這是必將執行的戰略。在高方平往後整個龐大的計劃之中,舉足輕重。(未完待續。。)
第372章 出任江州代理通判
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高方平的執政之路一個重要理念是,那些分散出去在士紳地主手裡的耕地,必須再次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