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帶來的技術更新和進步。
時至今日,江州水泵樓已經進化到第三代,毛病更少,執行壽命更長,抽水效率更高,畢竟是江州,技術上還是略微領先大名府的。
不過裴炎成猥瑣的在於,他最先在水泵樓上引入了機械動力,工作效率不如江州,但工作量比江州的牛,同時把牛力和人力釋放了出去。
老裴是個敢吃螃蟹的人,當時雖然聽聞第二代輪機毛病多,不過見大魔王都開始下單訂貨,老裴也就下單豪賭了。
這方面江州為什麼落後了呢?
因為他們思維被他們自己禁錮了。畢竟江州水利司的人,和江州船舶工程院的匠人走的近,於是受工程院的人影響便有了完美強迫症,工程院的技術宅們自己都不想用那些瑕疵很多的輪機,江州水利司也就有了這種思維,遲遲沒有采用。
所以這方面大名府彎道超車。現在老裴麾下的水泵樓造的不如江州,不過在把水泵和輪機匹配這個技術環節上,做的比江州超越半個身位。
這些真要功底的,要問道理誰也無法說清楚,原理就那樣,但老裴派出去的工程團隊,他們調校匹配的傳動總成,就是比江州的效率高,比江州的毛病少。
以至於大名府就此有了衍生業務,即火車第二代變速箱的研發,採用了大名府的技術和思路。好在時靜傑戾氣不重,否則江州的相關技術人員會被虐死的。
現在這個示範性水泵樓就是江州援建的,然後採購了2。1代輪機,傳動總成則是老裴他們的人來製造。
江州財大氣粗是援建,然而老裴摳門,他派團隊來幹活是要收錢的,由成都府財政付賬。
轟隆轟隆
剛剛建造完畢,開始試車的大傢伙一執行,成都府的土著們驚詫了。
他們半張著嘴巴,目睹著這神奇景象,只見原本上不來這個丘陵的江水,被強勢抽入了挖出來的溝渠後,等土地吸飽了水,那些活水就開始順著溝渠流動。
這些溝渠工程被成為“成都渠”,經過了合理設計,在這片區域性的丘陵高地迴圈一圈後,最終水往低處流,沒用完的水,又回到了主河道中。
“這……這……”
有個老頭想了想大著膽子的道:“這麼一來,不用花費太多人力,這些地也成為了耕地?”
高方平起身看著遠處道:“是啊,這就叫耕地,沒有秘訣,其實地都是可以種植的,無非效果差異,貧瘠和富裕的差別。只要解決了土壤的養分和水源,就是耕地。我告訴你們啊,直接用河灌溉,就連養地都不需要,亦不需要額外的農肥。農肥是給過度耕種的貧地用的。”
“請教老爺,為什麼?”有農人問道。
“這個河水他本身就不是清潔的,這些水來自岷江,被都江堰分流進入成都平原,它們來自哪裡呢?來自藏區高原萬年冰川。高地的泥土是好東西,那叫腐殖土,歷史歲月讓那些土富含了腐化的樹葉,動物屍骨,蟲子屍體,那是自然的養分。最細的那些泥土和養分會融化在水中,被水帶著朝盆地彙集,這就是聚寶盆的由來。於是河水看起來很髒,人不能喝,但是對於土地就是牛奶。”
“所謂的輪作養地,那是因為土地養分供給莊家後,土地也要如人一樣進食,獲得補充。補充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在地上埋入底肥。或者就要停耕,讓空氣中的元素猶如灰塵降落一般,落在地裡,讓鳥兒的屎落在地裡。讓這些地野生出植物,引來蟲子,蟲子蹦不到秋後,於是每過一個秋天,田會積累一些枯草和蟲子屍體、鳥糞等等,加上光合作用,這就叫養地,但需要時間。生產力的進化,可以讓這個養地過程從數年,縮短為數週甚至數日。簡不簡單?”
大頭百姓們驚為天人,難怪他被叫豬肉平。看起來這傢伙的農業功底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