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

絡脈之氣滯留在季脅部,牽引少腹而疼痛脹滿的,就針刺譩嘻穴。腰痛不能轉動的,要迅速針刺陰股部的穴位,刺八髎穴和疼痛的部位。八髎穴在腰部和骶部的分縫處。

鼠瘻引起寒熱,還要再刺寒府穴,寒府穴在膝部外側的骨縫中。讓膝部外側取穴的病人行拜禮,讓足心取穴的病人下跪。

任脈起於中極穴之下,向上經過陰毛邊緣,沿著腹部上行至關元穴,再到咽喉部,向上經過下頜,沿著面部進入眼睛。

衝脈起於氣街穴,與足少陰經並行,沿著腹部兩側上行,至胸中而散開。

任脈發生病變,男子會出現七種疝氣,女子會出現帶下和症瘕積聚。衝脈發生病變,會出現氣逆和裡急。

督脈發生病變,會出現脊強反折。督脈起於小腹以下的骨中央,女子的督脈進入繫於子宮頸的孔中,這個孔就是溺孔的頂端。督脈的絡脈沿著陰部會合於會陰部,繞過肛門後側,再分別繞到臀部至足少陰經,與足太陽經的中絡會合。足少陰經向上經過大腿內側後緣,貫穿脊柱,連屬於腎臟,與足太陽經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部,交會於巔頂,再向上進入腦部,然後返回,分別下行至頸項部,沿著肩部和脊柱內側下行,抵達腰部,再進入脊柱兩旁的膂肉,連屬於腎臟。男子的督脈沿著陰莖下行至會陰部,與女子的情況相同。督脈從小腹直上的部分,貫穿臍的中央,向上貫穿心臟,進入喉部,向上環繞口唇,向上連線兩目之下的中央。這種病會出現從小腹上衝心的疼痛,而且大小便不利,這叫做衝疝。女子會出現不孕、癃閉、痔瘡、遺尿、咽乾等症狀。

督脈發生病變,就治療督脈,治療部位在骨上,嚴重的在臍下的營氣處。如果病人上焦有氣逆的聲音,就治療其喉部;如果病在缺盆中的,其病向上衝至喉部的,就治療其逐漸加重的部位,逐漸加重的部位在腮部上方。

膝關節伸展不直的,治療其股骨的大轉子;坐著時膝部疼痛的,治療其髖骨的關節;站立時暑熱消散的,治療其骸關節;膝部疼痛,疼痛牽連到拇指的,治療其膝彎處;坐著時膝部疼痛如有異物隱藏的,治療其膝部的骨縫;膝部疼痛不能屈伸的,治療其背部的腧穴。小腿肚如有折斷般疼痛的,治療足陽明經的中俞髎穴,或者分別治療足太陽經和足少陰經的滎穴。

水俞五十七穴,在骶骨上有五行,每行五穴;在伏菟上有兩行,每行五穴;在左右各有一行,每行五穴;在踝部各有一行,每行六穴。

髓空在腦後三分處,在顱骨邊緣的銳骨之下,一個在齦基下,一個在項後中間的椎骨下,一個在脊柱骨的上空,在風府上。脊柱骨下的空在骶骨下的空。另有幾個髓空在面部靠近鼻部,或者在口下與兩肩相對的部位。兩肩胛骨的空在肩胛骨中的陽面。臂骨的空在臂的陽面,距離手腕四寸處,在兩塊骨頭之間的空處。股骨上面的空在大腿外側,從膝上四寸處。小腿骨的空在小腿骨的上端。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的空在陰毛中,活動處的下方。骶骨的空在骶骨後面,距離四寸處。肩部的骨骼有紋理聚集,但沒有髓孔,不易發生髓空的病變。

灸治寒熱的方法,先灸大椎穴,根據年齡確定灸的壯數;然後灸尾骶骨,也根據年齡確定灸的壯數;再觀察背部的腧穴,有凹陷的就灸;舉起手臂,在肩部有凹陷的就灸;在兩側季脅之間灸;在外踝上絕骨的尖端灸;在足小指與次小指之間灸;在小腿肚下陷的經脈處灸;在外側踝骨後面灸;在缺盆骨上按之堅硬如筋的地方灸;在胸部凹陷的骨間灸;在手掌的掌骨下灸;在臍下三寸的關元穴灸;在陰毛邊緣的動脈處灸;在膝下三寸的分縫處灸;在足陽明經跗骨上的動脈處灸;在頭頂上灸;被狗咬傷的地方灸三壯,就按照治療狗咬傷的方法灸;總共要灸二十九處。如果因傷食而灸治無效,一定要觀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