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少陽之上,火氣主之,中見厥陰。陽明之上,燥氣主之,中見太陰。太陽之上,寒氣主之,中見少陰。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少陰之上,熱氣主之,中見太陽。太陰之上,溼氣主之,中見陽明。這就是所謂的六氣之本。本之下,是中見之氣。中見之下,是氣之標。本標不同,氣應異象。

黃帝說:有時節氣已到而氣候沒有到來,有時節氣未到而氣候已到,有時節氣已到而氣候太過,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節氣已到而氣候也到,這是和平的氣象。節氣已到而氣候未到,是來氣不足。節氣未到而氣候已到,是來氣有餘。黃帝說:節氣已到而氣候未到,節氣未到而氣候已到,會怎樣呢?岐伯說:相應的就順,不相應的就逆,逆就會發生變化,變化就會導致疾病。黃帝說:好。請講講相應的情況。岐伯說:萬物都有相應的氣候。六氣也有相應的脈象。

黃帝說:好。我想聽你講講地理之應六節氣位的情況。岐伯說:顯明的右邊,是君火的位置。君火的右邊,退行一步,是相火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土氣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金氣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水氣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木氣的位置,再退行一步,是君火的位置。相火的下面,是水氣承接。水位的下面,是土氣承接。土位的下面,是風氣承接。風位的下面,是金氣承接。金位的下面,是火氣承接。君火的下面,是陰精承接。黃帝說:為什麼呢?岐伯說:太過就會產生危害,承接才能制約,制約才能生化,在外表現為盛衰,危害就會導致敗亂,生化就會產生大病。

黃帝說:盛衰的情況如何呢?岐伯說:不在其位就是邪氣,在其位就是正氣,邪氣就會變化加劇,正氣就會變化輕微。黃帝說:什麼是當位呢?岐伯說:木運臨卯,火運臨午,土運臨四季,金運臨酉,水運臨子,這就是歲會,是氣的平和。黃帝說:不在位的情況如何呢?岐伯說:就是歲不與會。黃帝說:土運的年份,上見太陰,火運的年份,上見少陽少陰,金運的年份,上見陽明,木運的年份,上見厥陰,水運的年份,上見太陽,這是為什麼呢?岐伯說:這是天氣與地氣的相會。所以《天元冊》說:天符。天符歲會的情況如何呢?岐伯說:這是太一天符的相會。黃帝說:它們的貴賤如何呢?岐伯說:天符為執法,歲位為行令,太一天符為貴人。黃帝說:邪氣侵犯人體會怎樣呢?岐伯說:中執法的,發病迅速而危險。中行令的,發病緩慢而持久。中貴人的,發病突然而死亡。黃帝說:主客之間的變化如何呢?岐伯說:君位為臣則順,臣位為君則逆,逆就會發病近,危害快,順就會發病遠,危害微,這就是所謂的二火。

黃帝說:好。我想聽你講講它的每一步情況。岐伯說:所謂步,就是六十度有餘,所以二十四步積累滿一百刻就成為一日。黃帝說:六氣與五行的變化相應如何呢?岐伯說:位置有終始,氣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也有差異。黃帝說:如何求呢?岐伯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稱為歲立,謹慎地觀察其時間,氣可以與之相應。

黃帝說:我想聽你講講每年六氣的始終早晚情況。岐伯說:你問得很詳細啊!日行一週,天氣始於一刻,日行兩週,天氣始於二十六刻,日行三週,天氣始於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氣始於七十六刻,日行五週,天氣又始於一刻,這就是一紀。所以寅午戌歲氣會同,卯未亥歲氣會同,辰申子歲氣會同,巳酉醜歲氣會同,終而復始。

黃帝說:我想聽你講講它的作用。岐伯說:談論天的,要以本為依據,談論地的,要以位為依據,談論人的,要以氣交為依據。黃帝說:什麼是氣交呢?岐伯說:上下的位置,是氣交的中間,是人的居所。所以說: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就是這個意思。

黃帝說: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