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約下焦,實則閉癃,虛則遺溺,遺溺則補之,閉癃則寫之。

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注於後溪,後溪者,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俞;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為原;行於陽穀,陽穀,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為合。手太陽經也。

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俞;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間,為原;行於陽溪,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為合。手陽明也。

是謂五藏六府之俞,五五二十五俞,六六三十六俞也。六府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

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脈側之動脈足陽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脈,手陽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脈,手太陽也,名曰天窗;四次脈,足少陽也,名曰天容;五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六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七次脈,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關者,呿不能欠。刺下關者,欠不能呿。刺犢鼻者,屈不能伸。刺兩關者,伸不能屈。

足陽明,俠喉之動脈也,其俞在膺中。手陽明,次在其俞外,不至曲頰一寸。手太陽當曲頰。足少陽在耳下曲頰之後。手少陽出耳後上加完骨之上。足太陽俠項大筋之中,髮際。

陰尺動脈,在五里,五俞之禁也。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三焦者,中瀆之府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與合者。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俞孫絡肌肉面板之上。秋取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一、七律詩《以周易哲學視角解讀〈靈樞·本輸〉》

《本輸》奧秘蘊真經,髒象氣血此中明。

肺經大淵注尺澤,心經神門入少衝。

肝經太沖連曲泉,脾經太白接商丘。

腎經太溪通陰谷,膀胱至陰通委中。

三焦關衝連天井,小腸少澤上聽宮。

大腸商陽走曲池,胃經厲兌足三里。

五俞五行應五臟,九宮八卦運六氣。

針刺艾灸通經絡,養生保健調陰陽。

詮釋:

這首七律詩以《以周易哲學視角解讀〈靈樞·本輸〉》為主題,對《靈樞·本輸》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詮釋。

詩的前兩句“《本輸》奧秘蘊真經,髒象氣血此中明”,指出了《靈樞·本輸》是一部蘊含著深奧的醫學經典,其中包含了人體臟腑、氣血等方面的知識。

接下來的八句,分別對五臟六腑的經絡穴位進行了描述,如“肺經大淵注尺澤,心經神門入少衝”等,展示了經絡穴位與臟腑之間的關係。

然後,“五俞五行應五臟,九宮八卦運六氣”兩句,強調了五行、九宮八卦等周易哲學的元素在中醫理論中的應用,以及它們與五臟六腑、氣血執行的關係。

最後兩句“針刺艾灸通經絡,養生保健調陰陽”,則體現了中醫治療和養生的方法,透過針刺、艾灸等手段來通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