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外界誘因並不是經濟政策的原因,而是戰爭。
林鴻的腦海中,不由浮現了一句詩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到這些資料,讓他再次對現有的金融體系和貨幣產生了一種極為不信任的感覺。
人們手中的財富,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當權者或者其他人,透過各種手段,完全不用跟你產生任何的交集,就能夠隱形地將財富從你手中掠奪,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搞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幾十年,最終所得到的,卻只有夠買那麼一丁點的東西的貨幣。
雖然目前看來,中國在這方面的控制非常嚴格,但是卻也不能保證會出現其他未知的情況。
這是一個永遠都無法解開的死局嗎?
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一勞永逸地結束這種現象?
林鴻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這個問題……)
第五二五章 世界難題
經濟進行通脹和通縮,是平時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景,尤其是通貨膨脹,這個時候通常就意味著貨幣的總量增多,貨幣貶值。
通俗一點說,就是國家在開動印鈔機器,不斷地印鈔,這樣的結果,會導致貨幣的價值不斷降低。
印鈔並不是意味著社會上的財富在增加,財富的總量是不變的,變的只是財富的分佈而已。
打個比方,原本整個村子裡面總夠都只有一百塊錢,而你手裡有十塊錢,可以買十斤肉,結果村長偷偷地自己印刷了一張百元大鈔,並且將其流通出去。這樣,村子裡面便有兩百塊錢在流通,但是村子裡面的財富總量卻又沒有增加,直接導致,你手中的十塊錢,只能購買五斤肉了。
也就是說,你手中的錢已經貶值,購買力下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相當於是村長透過特殊的手段,從你手中搶走了五斤肉。
但是你可能一點都沒有察覺,或者察覺了,卻拿他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一沒偷二沒搶,從法律上,根本無法界定他的罪行,甚至很多人會覺得很奇怪,認為只是你沒錢而已,不去努力賺錢反而怪村長說偷了你的財富。
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但是其意義卻不同凡響。因為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情形。
林鴻在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情況,那些銀行家、金融家或者國家管理者,可以透過這種隱形的方式,對其他人的財富進行掠奪。
真有點“殺人不見血”的意味。
應對這樣的情況,最為有效的方式是不儲存貨幣,直接轉換為實物儲存,例如價格波動幅度很小的黃金之類的硬通貨。
但是,黃金實際上也會進行波動,只是波動很小而已,並且又不是流通的貨幣,使用起來諸多不便。
林鴻雖然擅長的領域是在計算機領域。但並不代表他不理解金融規律,只是之前沒有花什麼時間在這上面而已。
而這個問題,他卻已經思考了很長時間,早在當初碰到那個在華爾街抗議的前美國財政部長的時候,腦海中就萌生了一些朦朧的想法。
後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他也有針對性地去了解過,深刻的思考過。到了今天,這個想法逐漸清晰和成熟起來。''
他覺得,要想從根源上杜絕這種現象,必須徹底顛覆現有的貨幣制度。
馬克思斷言,金銀天然是貨幣,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這是因為金銀這類的貴金屬在那個時代,是最優秀的能被精確分割與共識認可的一般等價物。
隨著時代的發展,紙幣出現。
紙幣和金銀不同,它本身沒有價值。要想獲得大家的認可,必須有國家這種機構為其背書,也就是做擔保。這種擔保就是一種公信力。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公眾不會承認紙幣的價值。
一旦國家背棄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