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我不敢畢業了。”林曉玲哀嘆道。
“曉玲接著考碩士,碩士畢業留校任教的機會大。”慕姍姍在一旁出主意道。
雖然平時有點忙,慕姍姍還在堅持上著京城廣播學院編導系的碩士課程,今年就能畢業,她倒不全是為了那張畢業證書,而是真的能學到東西。
社會在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不學習就會落伍。
林伯清和鄭秀蓮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女孩子教書安穩,不用到處跑。
“算了吧,我根本不是教書的材料,還是喜歡拍片子。”林曉玲堅持道,“大不了去拍電視劇,也能養活自己。”
“你不用那麼悲觀,這幾年國產電影市場的確不怎麼好,等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林子軒分析道,“百姓的生活好了,手裡有錢了,就會追求高質量的娛樂活動,電影行業就能發展起來。”
“小軒說的有道理,國家不會讓整個電影產業一直虧損,以後肯定會出臺相應的保護政策,你們只要能拍出百姓喜聞樂見的好電影,就不愁沒有市場。”慕致遠贊同道。
慕致遠的話結束了這次小討論,這種感覺就像是領導做會議總結一樣。
相對於林曉玲的抱怨,賈章柯的境遇更為不堪。
賈章柯的那部《小山回家》拍起來並不複雜,他們一幫學生不到二十天的時間就拍完了,拍完之後還要進行後期製作。
他每天在好夢公司的剪輯室裡剪片子,剪出了一個五十分鐘的短片。
林子軒看了看,很有個人色彩。
怎麼說呢,裡面有社會上各種媒體的影子,比如廣播、報紙、電視、廣告等等,剪輯的手法有點像是電視新聞節目。
按照賈章柯的說法,他想體現媒體對於人的影響,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
我們每天生活在媒體裡,被各種資訊包圍,越來越缺乏自主的思考和麵對面的交流,媒體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說實話,林子軒不太懂這種剪輯方式,他畢竟不是學電影的,不好評價。
賈章柯剪完了短片,有點不知所措,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這隻做了一半的工作,如何讓電影進入流通領域,讓觀眾看到,那是另一半的工作。
像這種地下的片子根本就進入不了影院,也沒辦法制作成錄影帶私自販賣,那是違法的。
他想了想,準備在電影學院裡組織一場看片會,就在食堂門口的宣傳欄上貼了一張紙。
上面寫著一行字,京城電影學院青年實驗電影小組完成了短片《小山回家》,將於今日晚八點在618宿舍舉行全球首映式。
賈章柯就住在618宿舍,四個人一個房間,面積很小。
食堂門口宣傳欄的效果不錯,到了晚上,有接近三十個人來到了賈章柯的宿舍,密密麻麻的,非常擁擠,大家的熱情很高。
然而,在播放十五分鐘後,走掉了第一批人,播到一半,基本上都走完了。
宿舍裡只剩下賈章柯和他的副導演,那個副導演今年剛考進電影學院,只有十八歲,他把錄影帶從錄影機裡拿出來,扔到抽屜裡,並把抽屜鎖上。
說了一句讓賈章柯很受傷的話:賈章柯,你再也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了。
不過賈章柯並沒有放棄,他覺得是電影學院的學生要求太高了,興許那些不學電影的人就能接受了,於是,他和一幫人開始聯絡京城的其他大學。
包括人大、農大、京大、美院等等。
在大學裡有各種學生團體,京城大學有個攝影小組,願意看看賈章柯的片子,他們組織了幾百個同學在階梯教室透過投影儀看了《小山回家》。
京大的學生覺得不錯,他們看的不是電影拍的怎麼樣,更在意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