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造國,第二大航空生產國,第三造船國,第四大石油化工國。。。。。。等等。並且利用經濟危機、還有早期與德國的合作,已經可以製造絕大多數戰略型大型工業裝置。但因為歐美的限制,在成套工業裝置、整體船舶飛機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依然不如英美法德這四大工業國家。
世界大戰是殘酷的。但同樣也是工商大發展的機遇,所以楊秋很看重此次商業談判。除此之外,還有個不好說的理由,那就是軍費的節節攀升。過去的兩年,財政部平均每天要支出2億民元的軍費,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在國內挖潛已經很難的情況下,迫使他不得不想辦法加大出口,緩解財政壓力。
“您看,油輪商船、航空整機和配件、陸軍武器、錦綸新材料都已經超過原材料出口額,美國還一次訂購兩臺1萬5千噸級的整體模壓機。還有。今天下午美國還提出要買遠端運輸機,而且要現貨。。。。。。我沒敢答應。”負責商業談判的是廖仲愷。他是內閣唯一一名民黨成員,因為作風踏實沉穩,所以組閣時,顧維鈞邀請他出任工商業部長。
說到大型模壓機出口,廖仲愷很激動,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出口戰略型特大工業裝置。平行世界中,因為戰前不重視,英美沒有像德國那樣早早就研製超大型鍛造機和整體模壓機。所以後來製造b29轟炸機時,遇到很大麻煩。而在這個世界,楊秋趁著金融危機,早就和德國展開聯合研製。已經擁有包括特大型模壓機等一系列大型戰略工業裝置的研製和製造能力,才有了這個“第一次”。
“遠端運輸機?”楊秋從清單上拔出眼睛。
楚南點點頭:“之前沒提出,是被這次克里特島逼的。他們現在的c47和我國運6差不多,沒法繞過利比亞向埃及快速補給。最新的dc…4運輸機還在試飛,就想向我們先採購一批現貨應急。英國也有這個打算,也提出要購買200架運8或者運9。”
“我們有現貨?”慕容翰問道。
楚南笑道:“有。還挺多呢。運11已經定型,但我們負擔不起同時建造三種大型運輸機,必須停產一款。現在我手裡有813架運8和877架運9,兩種飛機效能差不多,但運九好維護而且速度更快,所以基本確定是停產運8。這樣流星公司就可以和北方公司一起運11。海軍計劃縮減後,國內造船廠又能騰出部分產能,可以讓他們分包部分大型配件,每月40架沒問題。中亞鐵路線正在逐步完整,打通馬六甲後,遠端空運壓力會小很多,按照我們計算,運9機群加每月40架運11,能夠滿足運輸需要的。”
“除了運輸機,美國還看上我們的“天路”機載導航儀、lt180無電線步話機,想購買仿製專利。”廖仲愷看著楊秋,他說的這兩樣東西分別是國內電子業巨頭全球通和聯想公司的產品。這兩家公司和楊秋的關係,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裡面還涉及一些軍方的敏感技術。
楊秋倒是無所謂,因為“天路”導航儀本來就是按照平行世界中美國1943“臺卡”導航儀研製的。至於lt180步話機也是六年前使用摩托羅拉scr300調頻步話機的圖紙生產的。國內早就有了新產品,只不過現在還能用,國家沒錢也沒時間大規模換裝。既然美國想要,他也樂得打擊摩托羅拉和美國一些相關大公司,誰讓他們研製速度慢,美國大兵們又急紅了眼睛呢。不過這件事倒也提醒了他,說道:“出口沒問題,不過以後這類東西肯定會越來越多,不能沒限制。這樣吧,你們商量一下,由軍方牽頭,和國內科研部門合作,在國防部下設一個高新技術出口管制稽核部門,將來凡涉及敏感技術的東西,都要這個部門同意才能出口,免得出現紕漏被別人刺探我們的情報。”
眾人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廖仲愷也大鬆口氣,他就怕楊秋會以技術敏感為由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