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初期,朱元璋剛剛登基,滿心歡喜,但這份喜悅並不能掩蓋後宮的暗流湧動與權力的爭鬥。大明朝的建立,象徵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但也為陰暗的權謀鬥爭埋下了隱患。

正值盛夏,南京的大街小巷充滿了陽光的熱度,商販們忙碌著,叫賣聲此起彼伏,喧囂而熱鬧。朱元璋坐在皇宮之內,面前擺放著一幅書法作品,怡然自得。在他心中,作為一名平民出身的皇帝,登基之路並不平坦,但如今的一切都是他親手創造的。

然而,這樣的平和並沒有持續多久。幾日後,宮中傳來一陣緊急的鳴報,太監李景顯得異常慌亂,匆匆走入御書房,面色蒼白,神情恍惚。

“陛下,發生大事了!”李景聲音顫抖,急忙跪倒在地。

朱元璋眉頭微皺,心中隱隱不安。“何事如此驚慌?快來報告!”

“錦衣衛偵查到,最近有人在密謀反叛,計劃刺殺陛下,參與者包括內侍和某些大臣!”

朱元璋大吃一驚,直覺心中一緊,反叛之事可謂不亞於天崩地裂。內心隱秘的恐懼瞬間氾濫而出,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你所說的可有憑證?”

李景急忙點頭,隨後顫聲彙報道:“根據錦衣衛的偵查,有人在近日頻繁接觸外城的流亡者,談論著‘奪權’和‘策反’,而其中一名大臣被懷疑參與其中,他就是太傅李時中。”

朱元璋心裡一震,李時中是他所倚重的重臣,也是他最信任的顧問之一。他不相信李時中會背叛他,但顧慮的種子已然在心中生根發芽。

“傳李時中來!”朱元璋沉聲下令,心中暗想這一切是否真如李景所言。

不久後,李時中人到,面色凝重,渾身披著一層嚴肅的氣息。他微微躬身,恭敬地道:“陛下,何事喚我?”

“你可知錦衣衛所言的流言?”朱元璋直視著他,眼神如炬,靜靜觀察著李時中的神態變化。

李時中微微一愣,隨即冷靜歸於平靜,“陛下,我從未參與過任何陰謀,臣願以此生明誓!”

朱元璋剖析著李時中微微顫抖的手指,還有那不斷閃爍的眼神,心中浮起一絲不安。他抬手示意李時中平息,又額外詢問:“李時中,幾日前可曾見過可疑之人?”

李時中頓時慌亂,他無力解釋,只能低聲道:“臣……近來忙於朝政,未曾出入青樓酒肆,自然不曾交談可疑之人。”

這一番話雖看似恭敬,但朱元璋的心底卻生出陣陣疑慮。他感到一股濃厚的陰霾籠罩其心,預示著在一片表面的安寧之下,暗潮洶湧。

“李時中,你要明白,今日的大明,重在安邦定國,決定了父老鄉親的未來!”朱元璋頓時語氣變得嚴厲,“若你真的沒有參與,朕會還你清白。”

李時中面上雖不顯,心中卻早已翻江倒海。他想到若被查出,自己頃刻間失去權勢,甚至小命不保,若隱若現的背叛陰影如同利箭對準他的心頭。就在此時,李時中心中已然盤算,若他能將所有罪責推向他人,說不定能洗去自己的嫌疑。

“陛下,萬萬不可輕信他人。錦衣衛雖以專權著稱,但風頭歸去的已經頗為昌盛,待臣深思,也許可以安內平外,除了定鰲巢之外,真正的敵人可能藏於周圍!”李時中語帶懇切,心中卻暗自盤算著如何脫身。

朱元璋聽此話語,腦海中閃過一絲明悟。也許李時中真是朝堂中冤屈之人,自己應當再詳加考證,不可莽撞行事。

當朱元璋將他在心中重新審視一遍,確定李時中當下並無惡意,只是以往朝中往事的複雜關係所致,此事已蒙上了一層迷霧。等他想要更深入探究,耳邊又傳來了彙報聲。

“陛下,故事有變,另一方面似乎已經發現了更大疑點!”李景急切進來,略顯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