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出來?
第一百一十八章 國君的嘯叫
迎接趙武的人叢中有個熟悉的身影,趙武招手讓那人近前來。這位就是趙氏老武士“河”,身邊帶著他從許國認領的兒子揚,以及揚的母親。這位退役老武士“河”被封分在甲氏,他們有三千畝的土地,領地旁鄰一個湖泊,按照最新的趙氏分封條約,那湖泊有三分之一湖面屬於河。
“我該叫你湖還是河?”趙武衝老武士調侃:“一個名叫河的武士最後擁有了一座三分之一的湖,似乎叫做“湖”更妥當。”
河笑著讓自己的孩子叩見領主。趙武當眾跟他開玩笑,在許國人面前、在自己的妻子兒女面前,河感覺非常有面子。他笑呵呵的回答:“都行,都行,主想怎麼叫都行,只不過老漢被人叫了一輩子“河”,猛然間聽到“湖”的叫法,感覺很不自在。”
趙武大笑回應:“那還是叫做河吧!以後你可以跟你的子女說一說,一個叫做河的武士,是如何透過自己的努力擁有一個湖的,也讓後輩知道一下前人多麼努力,後輩更不可懈怠啊!”
河眉開眼笑,又趕緊拉過自己的兒子揚,介紹說:“主還記得揚吧!我兒子去年結婚了,妻子已經有了身孕,可惜沒帶來跟主見個面。”
趙武趁機問:“我剛才正想問:你怎麼跑到許國的土地上了?”
河笑著回答:”一樣的,這裡雖然是許國,可我覺得他跟趙氏一樣。官吏都是趙氏培養出來的官,武士也是由趙氏訓練,連阡陌都跟趙氏完全一樣。農夫耕作也是採用租庸制,連他們蓋房子的款式都跟趙氏一樣,街景也沒啥兩樣,趙地是家主做主,這許國也一樣。許國百姓只遷居了三年有餘,可日子過得比原來還好了,兜裡很有幾個閒錢。我這次來,是來探路的,聽說雞鴨在許國這裡銷得很不錯,連河對岸的齊國人都來大肆採購。我帶上妻兒來看看,也是逛風景,順路看看這裡的市場有多大。”
從河的話裡,趙武多少知道許國人歡迎他的原因。他招手叫上來一名許國官吏,這名許國官吏是原來的許國公族,趙武在戰車上俯身問:“許國人為什麼笑得如此開心?”
那名許國人皺了皺眉頭,說:“國相大人這口氣,似乎不把自己當“許國國相”?”
趙武立刻改正:“好吧!我重新問:我們許國人臉上的笑為什麼如此真誠?”
那官員拱手:“小國寡民,多年來顛沛流離,處身於大國之間,日夜驚悚不安,如今總算安定了。從文事上說,我們已經處於霸主的保護之下,河對岸也是霸主的附庸,周圍沒有敵人。晉國這幾年又不向我們要徵稅,百姓的收入全歸自己,而且我們還擁有與齊國、衛國通商的便利,我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如此安定富足,百姓怎能不開心。
從武事上說,自從我們有了國相,扶立了現在的國君公子黃,我們許國有了自己的軍隊,並且追隨上國,耀武揚威於鄭國城下,並押解數千鄭國俘虜回國。百年來,我們許國從來沒有如此揚眉葉氣過,百姓如何不覺得開心?”
趙武感動啊:“小國寡民的快樂,竟然如此簡單,只要求安定富足而已。”
那官員躬身回答:“國相身為大國上卿,不知道小國寡民的憂患。在我們來說,如今的日子做夢也想不到。所以聽說國相要來視察,百姓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下臣懇請國相,現在就催車前進。”
趙武聽到對方談吐不凡,好奇地問:“你叫什麼名字?” “下臣名叫孫平。”
孫平,從這個名字推測,他是許國遠枝公族,但譜系距離現在的國君很疏遠了,以至於他去掉了“公”稱孫平。從他還擁有自己的姓可以看出,這人的家庭,還沒有像揚那樣敗落。
趙武催動馬車,並招呼孫平坐在自己車右的位置,這在春秋是很大的榮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