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令後,英國亞洲艦隊和印度洋艦隊分別抽調了十幾艘戰艦,組成援澳艦隊,並搭載英國陸軍三萬餘人於10月8日在悉尼登陸,同時英國戰艦炮擊墨爾本、懷阿拉、瓊斯等西澳軍控制的沿海城市,造成西澳軍和當地人大量傷亡,其中多數都是華裔。
英國海軍炮擊中華帝國僑民,此舉頓時令中華帝國政府強烈抗議,但英國政府並不理會。
10月8日,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召開御前會議,文武重臣一併到齊,商討對英作戰的可行xìng問題。
此時,經過34個月的準備工作,中華帝國總參謀部制定的對英作戰計劃基本上已經實現。
中華帝國海軍已經陸續服役了九艘夏朝級戰列艦,九艘西周級戰列巡洋艦,九艘風仙級輕巡洋艦,六個驅獵艦大隊全部換裝西北風級驅獵艦,新增漢級潛艇82艘,九艘妲己型重巡洋艦正在船臺上建造當中,帝國總參謀部制定的計劃…戰略計劃已經完成了8成。
新增的漢級潛艇其實跟之前的漢級潛艇是有區別的,在建造過程中,霍蘭和萊克不斷的進行改進,到最後新生產的Q82漢級潛艇實際上是之前漢級潛艇的升級版。海軍部稱其為東漢級潛艇,而之前的則被劃分為西漢級潛艇。
經過升級的東漢級潛艇,排水量增加了,水面640噸水下780噸,主機採用迪塞爾型4衝程柴油發動機2臺(用於水面航行),電機2臺(用於水下航行),雙推進軸,速度略微增加,水面航速達到水下達到10。1
節。考慮到進入大西洋作戰,東漢級潛艇的續航力增加到10節3600海里。
武備為450毫米魚雷發射管5具(其中艏部4具,艦艉魚雷發射管1具),裝載魚雷口枚。原先的47毫米速射炮改為76毫米速射炮一門,口徑增加導致備彈數量減少到200發。不過在船艉卻增加了一tǐng1刀毫米的重機槍,作為襲擊敵方人員之用。潛艇搭載更加先進的無線電系統,使得潛艇水下通訊距離達到500公里,可以跟附近潛艇和水面艦隊聯絡,協調統一作戰。安全潛航深度增加了,達到75m,這個深度英國的巡洋艦的火炮是無法威脅到潛艇的。潛艇人數增加五名,為四十名。
東漢級潛艇可以說是專門為大西洋破交戰而設計的,速度、續航力、潛航深婁,水面速射炮火力等等,都是針對英國運輸船隊實施攻擊的。
中華帝國為此已經在兩年內在威東島海軍基地、關島海軍基地和bō多黎各聖胡安海軍基地分別修建了大型潛艇基地,並專門為潛艇研製了半潛式潛艇母艦,一艘潛艇母艦可以拖帶四艘潛艇,並可以在海上給潛艇提供補給。
此時,中華帝國已經將五十艘東漢級潛艇部署給了聖胡安海軍基地的大西洋艦隊。
中華帝國大西洋艦隊成立於光華五年一月,艦隊司令官杜錫圭上將,艦隊參謀長李鼎新平將。下轄大西洋艦隊九艘戰列巡洋艦、九艘輕巡洋艦、三十六艘驅獵艦、五十艘潛艇,以及七艘大型補給艦等。全艦隊分作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和第三分艦隊。
艦隊旗艦周武王號,第一分艦隊第一戰隊:周成王號、周康王號、周昭王號、周穆王號:第二戰隊:周懿王號、周孝王號、周厲王號、周宣王號。
第二分艦隊:旗艦風仙號。第三戰隊:風翎號、風稜號、風濤號、
風霆號:第四戰隊:風灣號、風望號、風威號、風弦號。
第三分艦隊下轄驅獵艦第五大隊和驅獵艦第六大隊,共計三十六艘西北風級驅獵艦。
補給艦隊為15艘太湖級大型補給艦編號為太湖1號~佔號潛艦隊為五十艘東漢級潛艇。
大西洋艦隊的主要作戰任務是保護巴拿馬運河安全,並在加勒比海提升中華帝國的海上力量存在,在戰時大西洋艦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