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反作用力,採用變距方式。王辰浩本來計劃採用渦輪螺旋槳方式,但是工程師們無法在這個問題上跟王辰浩溝通清楚,最後放棄,繼續採用活塞式。

可以說,在地獄火戰鬥機的整機體外形上,王辰浩設計的這款地獄火戰鬥機就是參照21世紀的螺旋槳支線飛機的外形設計的,具備空氣流體力學的大部分特徵,以儘可能的減少阻力,提高速度為目的。可收放式起落架、閉式座艙、三英寸變距螺旋槳及全金屬下單翼,這四項設計,加上一臺800馬力阿德爾m式液冷發動機和一部簡單的增壓器,使得地獄火戰鬥機的速度最高達到380公里每小時,遠超雷電戰鬥機的250公里最高速度。

在火力上,王辰浩不喜歡機頭搭載重機槍方式,儘管有射擊協調器,但是依然影響射速,而且一挺機槍火力也不足。

王辰浩想起二戰期間的先進戰鬥機都是裝在兩到六挺重機槍,為在火力上壓到雷電戰鬥機和h2轟炸機,王辰浩將地獄火戰鬥機的武器系統轉到機翼上,兩邊各並排佈置2挺12。7毫米的m2型重機槍。

其中靠近機艙一側的兩挺重機槍備彈各備彈800發,另外兩挺重機槍備彈300發。機翼下可以攜帶2枚227公斤炸彈,或是8枚火箭彈。

火箭彈是王辰浩為地獄火戰鬥機特意設計的武器系統,他本來想給地獄火戰鬥機裝上20毫米機炮的,但是覺得現在就安裝這種大口徑機炮有些殺雞用牛刀了,因為歐美戰鬥機的裝甲防護連7。92子彈都擋不住,地獄火裝備的4挺12。7毫米m2重機槍足夠了。

不過,全金屬戰鬥機的優點就是機翼非常的結實,掛載4挺m2重機槍非常輕鬆。以前貓妖戰鬥機和雷電戰鬥機機腹下方都在戰時掛載炸彈和魚雷,但是效果並不好,尤其是對地攻擊時,炸彈的侵切力不足,很多時候無法摧毀敵軍的工事。

為此,王辰浩想到了後世的空空和空地導彈,但是顯然那是不切實際的,但王辰浩想到導彈的前身就是火箭彈,而製造火箭彈則就非常簡單了。

另外,航空火箭彈比炸彈的飛行速度大,射程

穿甲能力強。與航空炮彈比較,火箭彈離軌速度小,後座力不大,發射器比較輕巧。口徑大,彈頭威力大。在主動段可以繼續加速,所以射程遠。結構簡單,價格便宜,適於大量使用。

不過,航空火箭彈的缺點是存在反作用力的偏心率、氣動特性不對稱、離軌時受初速擾動和陣風等因素的影響,彈道特性差,散佈大,命中精度低。

王辰浩知道後世的火箭彈不用來對空格鬥,主要用來對地攻擊,或者攻擊轟炸機,也就是強擊機或者攔截機。

如今歐洲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因此中華帝國有必要發展強擊機和攔截機,因此王辰浩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以及引導帝國空軍和陸軍未來實現陸空協同作戰,有必要現在就開始在這方面指引一下。

火箭彈由北洋兵器重工負責研製,由於結構簡單,很快就研製出口徑47毫米的空射火箭彈,用來掛載到地獄火戰鬥機的機翼下方。

就火力而言,地獄火戰鬥機差一點就達到二戰期間的野馬戰鬥機(6挺重機槍、10枚火箭彈)的火力水平了。

由於王辰浩將未來航空新技術高度完美地結合在地獄火戰鬥機上,採用先進的梯形翼型,高度簡潔的機身設計,合理的座艙和機內裝置佈局,這使它的氣動阻力大大下降,並且在尺寸和重量與同類飛機相當的情況下,載油量增加了3倍。這使它的航程達到1200公里,足以掩護h2n1轟炸機進行最遠距離的攻擊。而這一點,是雷電戰鬥機所無法具備的。

另外,在實用升限上面,地獄火戰鬥機的實用升限達到6000米,也遠遠超過了雷電戰鬥機,成為奪取制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