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今天將會有三到四更
博多登陸成功,頓時令日軍參謀本部大為震驚和緊張,因為中華帝**可能南北夾擊在熊本、福岡一線佈防的日軍3個師團。
面對腹背受敵的境地,日軍緊急調集預備第23師團緊急增援博多一線,阻止中華帝**向南挺進。同時,日軍參謀本部認為中華帝**主攻方向在九州,開戰8個月以來沒有在本州東京灣登陸的打算,於是日軍放鬆了本州的防務,從本州調集3個師團緊急開赴九州。
這樣一來,九州的日軍達到8個主力師團和4個預備師團,兵力增加到30萬人。一直重點防禦的本州東京灣一線,也因九州戰事危急而略微放鬆了。(一開始,日本參謀本部一直以為中華帝**會首先在東京灣登陸,攻佔東京以結束戰爭,因此在本州集結了11主力師團,準備跟中華帝**決戰)。
倭國繼續尋求國際社會支援,要求海牙國際阻止中華帝**對倭國的侵略行為。不過,中華帝國政fǔ始終堅稱,對倭國之戰是出於人道主義考量,倭國人民在大正和山本權兵衛內閣的反動統治下,處於水深火熱當中,中華帝**出兵日本列島,只是為了改善倭國人權,解救倭國國民。中華帝國堅稱這次戰爭為解放倭國戰爭,是正義的戰爭。
中華帝國政fǔ要求大正天皇退位,要求山本權兵衛內閣下臺,否則不會停止戰爭。倭國最高統帥部氣得快吐血了,知道就算大正天皇退位,就算山本權兵衛內閣解散,中華帝國還會找更多的藉口的。
大正天皇和山本權兵衛內閣於是下達誓死保衛倭國,全民戰鬥到底的命令,要跟中華帝**決一死戰。
六月二十日,中華帝**主力在博多港完成登陸,向福岡推進,與日軍預備23師團在福岡爆發激戰。
倭國為多山國家,列島中部基本上都是山區,只有沿海地區少量平原,也是倭國的經濟主要來源區。
福岡的戰略位置重要,倭國鐵路從本州進入北九州,然後透過福岡連線倭國九州西部和南部地區。
可以說,福岡是九州最重要的鐵路樞紐和戰略要地。
這樣一個戰略要地,日軍派預備23師團死守,同時從筑紫出發的第七師團正在火速增援當中。
為了迅速攻佔福岡,中華帝國海軍陸戰第一師動用20輛m10式戰車,200門火炮,400架戰機對日軍23預備師團防禦的陣地實施猛烈的攻擊。
日軍預備23師團依託立花山構築防禦陣地,輕重武器梯次配置,倒也算得上佈防精密。
上午8點,雙方爆發激烈的炮戰,中華帝**的炮兵部隊訓練有素,每分鐘都有近千發炮彈落到對面的日軍陣地上。反過來日軍因為經費不足,炮兵實彈射擊次數太少,加之火炮數量不足,每分鐘只有100發左右的炮彈用來封鎖中華帝**的進攻部隊。
“嘣嘣嘣!”
剎那間,炮聲轟鳴,大地震顫,整個立花山頃刻間被硝煙籠罩了起來,遮天蔽日。
中華帝國的炮火準備十分充足,但真正的目的卻是吸引日軍炮火反擊,以便誘匯出日軍的炮兵陣地的確切位置,為接下來的海軍重型艦炮火力支援,已經航母戰鬥群艦載機的空中支援的順利展開。
果然,日軍炮兵為了阻擋中華帝**的攻勢,僅有的50門火炮的位置迅速暴露。
博多灣內,中華帝國海軍四艘排水量達到60000多噸的元級戰列艦,在接到陸戰一師指揮部提供的敵軍炮兵位置後,迅速進行炮火準備。
“目標13號高地,方位192,射高41,距離27450米。”
成吉思汗號戰列艦三座三聯裝17英寸巨炮炮塔在電力驅動下,迅速轉動,發出吱吱刺耳的金屬摩擦聲,主炮一致轉向南偏西1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