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蘇聯的工業產量已從世界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這一驚人的jī增不僅是因為蘇聯生產率的提高,也是因為大蕭條造成的西方各國生產率的下降。1933年與1928年相比,中華帝國的工業生產因為對外出口貿易的影響下降了14%,德國是經濟危機的暴風眼,下降高達65%,法國下降25%,英國下降20%。從當時標誌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指標——鋼鐵產量來看,蘇聯的生鐵產量從1928年的330萬噸增加到1933年的620萬噸,鋼產量從430萬噸增加到590萬噸,軋鋼生產從340萬噸增加到440萬噸。可以說,短短几年的時間,蘇聯的國家工業體系整體上完成了飛躍,這個速度甚至超過當年王辰浩率領中國工業崛起的速度,被稱之為世界奇蹟。
與蘇聯經濟的高歌猛進相對應,**意識形態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影響力也隨之上升。在西方經濟崩潰的同時,蘇聯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社會主義不再被看作空想家的美夢,而被認為是發展中的事業。德國著名新聞記者斯蒂芬從蘇聯回國後發表宣告:‘我看到了未來,它行得通。‘在西方大量失業的情況下,蘇聯在1934年消滅了失業者。1935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認真思考並坦率討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xìng。法國《時報》寫道:‘**正在用極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業布林什維克在和我們的比賽中成為勝利者。‘
然而,蘇聯並不知道的是,正因為蘇聯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此變成了西方世界眼裡的強大敵人。原本西方世界還在擔心中華帝國會趁著世界經濟危機期間欺負他們。搶劫他們。但現在看來,中華帝國很安靜,似乎沒有忘記世界和平大使的身份,這讓西方國家安心了許多,反而是蘇聯的高速崛起,由於社會意識形態不同,西方各國對蘇聯的恐懼與rì俱增,到1935年時,西方輿論的語調已經不再指責中華帝國曾經對他們犯下的“罪過”,而是開始擔心蘇聯崛起給歐洲帶來的威脅。中華帝國終於不再成為歐洲人眼中的頭號敵人。反而蘇聯就在歐洲的家mén口,漸漸的成為歐洲國家眼中的頭號敵人。
世界經濟危機期間,除了蘇聯、中華帝國沒有受到影響之外,另一個沒有受到影響的是美國。因為美國和墨西哥正處於jī烈的戰爭當中。對於美國人而言,經濟危機已經被戰爭完全掩蓋。而跟美國戰爭的墨西哥卻不同,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工業體系,國家經濟正處於蓬勃發展時期,經濟危機的突然到了,令墨西哥經濟遭到當頭一盆冷水,迅速降溫。受經濟危機影響,墨西哥財政也變得異常吃緊,加上前線對美作戰不利,導致美墨戰爭出現了轉折。
經過長達一年的浴血奮戰。美軍自衛隊借極其堅強的抵抗意志和熟悉的自然環境等條件,頂住了墨西哥軍瘋狂的進攻,並於1932年8月令美墨戰爭由美軍戰略防禦轉入跟墨西哥軍的戰略相持階段。
而伴隨著墨西哥經濟危機的爆發,墨西哥財政枯竭,墨西哥軍前線軍餉和軍資變得緊張,在攻擊不利的情況下,墨西哥軍計程車氣每況愈下,最終在華盛頓保衛戰中爆發了出來。
1932年9月27rì,得到增援後的墨西哥軍對華盛頓市區發動第993次攻擊。墨西哥軍炮轟已經變成廢墟的華盛頓市區,一發炮彈摧毀的建築甚至不值炮彈錢了。
華盛頓包括白宮在內。但凡超過兩層樓的建築,悉數被摧毀,街道已經看不出來了,都被瓦礫和炮彈坑擠滿了,街道上的廢墟跟兩側被轟塌了的房子一般高。美軍士兵就住在四面透風的牆縫當中。利用最後的掩體跟墨西哥軍進行巷戰。長達一年之久的華盛頓保衛戰,已經令華盛頓乃至整個哥倫比亞特區被夷為平地。墨西哥軍的圍困,令城市裡的美軍糧食、彈yào匱乏,官兵甚至把最後一塊樹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