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被袁世凱走過,王辰浩可以借鑑和吸取袁世凱勝利和失敗的教訓,從而成就遠袁世凱的霸業。

散會後,魏翰再次婁上王辰浩。

“大人,這是我們連日來整理好的新建設計藍圖,請您過目。”

這麼快就拿出新艦方案了,王辰浩有些驚訝的看著魏翰,暗討這個效率也太高了。

王辰浩接過藍圖看了一遍,加上魏翰從旁解釋,大致清楚了。

根據王辰浩之前給魏翰的建議,魏翰帶領幾十個設計師連日設計了新艦藍圖。

雖然具體圖紙還沒有出臺,但整體構架已經確定好了。

新艦確定為萬噸級大型裝甲巡洋艦,採用獵人級大型裝甲巡洋艦的萬噸級船體設計,彌補國內在建造萬噸級船休方面的經驗不足的空白。

新艦艦體搭載4座雙聯裝2o3毫米4o倍徑主炮,按照全部中軸線方式佈局,艦艏艦艉各兩座,採取揹負式方案。二號和三號主炮採取升高炮塔基座方式,這樣在炮塔轉動時可以和一號、四號主炮擁有相同的射界,便於安裝統一火控系統。取消雷炮系統,只搭載12座76毫米射炮,用來防禦魚雷艇。

裝甲方面,安裝王辰浩提出的重點防禦的指示”強化重點部位的裝甲厚度。主炮裝甲、司令塔裝甲、彈藥庫裝甲、輪機艙裝甲、水線帶裝甲、總排程室、火控室、偵訊室等關鍵部位進行裝甲特別加強處理。

為了降低裝甲總體重量,以及降低新建的綜合排水量,按照重點防禦的方陣,魏翰將新艦其他部位裝甲重量進行縮減。

為了迎接無畏艦時代的到來,王辰浩需要做太多的提前準備工作和相關測試。其中重點防禦專案提前上馬也是為了將來在無畏艦上進行該專案而提前試驗和準備。

目前全世界海軍界除了王辰浩之外,無人知道這種劃時代防禦思想的好處。美國海軍在1911…1912年間進行的火力試驗表明,以前的戰列艦,即前無畏艦的傳統防護體系的中等厚度裝甲無法防禦無畏型戰列艦的大口徑穿甲彈。美國海軍因此在內華達級戰列艦的防護設計上做了具備時代意義的重大萃新。內華達級戰列艦採用了當時頗具爭議的被稱為a11onnotheingarmorscheme”的裝甲防護設計(稱為“重點防護”),其主要設計特點是,戰艦的非重要部位減少或沒有裝甲防護”而重要部位則得到最大限度的裝甲防護。重灌甲防護區域集中在主炮塔、

輪機艙以及指揮塔等要害部位上,還加強裝甲甲板和彈藥庫的防禦裝甲。這種設計思想一戰後才被其他各國海軍所借鑑。重點防護的好處是節省了裝甲重量、排水量,節省了開支,卻可以儘可能的讓戰艦在戰鬥中最大限度的生存下來。而對於此時還沒有安裝蒸汽輪機系統的新艦來說,節省了裝甲重量可以提高其航,可以避開魚雷攻擊。

鍋爐系統採用十八臺鍋爐,嘗試xìng的採用了燃油和燃煤鍋爐混燒形勢”改善了燃燒效率。但因為對於帕森斯蒸汽輪機上大型軍艦的穩定xìng還無法保證,因此新艦依然採取傳統技術成熟的往復式蒸汽機。

船型也生了變化,當前大型戰艦的艦艏基本上是垂直型帶撞角,橢圓形船艉。新艦在王辰浩的要求下”艦艏設計為高幹舷,防止高航行時艦艏上浪,艦艏開始向飛剪式方向設計,艦艉採取劃時代的方形船尾,搭載四軸推進船槳。

這些改變最終經過理論計算,使得新艦的設計航達到235節,達到高巡洋艦的最低標準,(高於18節航為規避魚雷攻擊的最低船要求)。

綜合來看,新艦的設計藍圖上體現了一系列未來主流戰艦所必須的重要標準。

例如“統一口徑全重型主炮”、“統一中軸線方式,佈置、“揹負式,主炮設計、“重點防護,設計、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