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南和直隸西南部,另外當然還有四川這些地方作為緩衝區,給道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道光才好心無旁騖地收拾西北那些傢伙,而他接下來的重點除了兩江的土改之外,剩下也就是拿下山東,雲南和貴州。這時候李開芳所部已經開始進入雲南,只是因為牽扯山區土改所以進展緩慢而已,而福建一帶熟悉山地作戰的幾個旅正好調往雲南戰場,接下來他的主攻方向就是雲南和貴州,等向四川進攻時候,正好一路走三峽,一路走當年他去找秦奶奶時候的施州石柱路線,另外則出雲南北上。
這時候三峽對於道光來說,已經達到了崤函道同等重要,包括荊州八旗和成都將軍所部,再加上四川士紳組織的團練,都集中在三峽一線。
四川是唯一能給道光提供糧食的。
而這時候不論曾國藩還是河南直隸一帶計程車紳,也都已經不再向朝廷繳納錢糧,他們要靠這些錢糧組織軍隊抵禦大明,這些地方除了還頂著大清招牌之外基本上形同自治,那些道光任命的官員,也基本上就是個協調作用,真正說了算的是那些地方上的鄉宦名流們,官府有什麼事情都得請他們開會做決定。
道光真正說了算的,也就是隻剩下關中,山西,四川,包括雲南他說了也不算,但這些地方絕大多數都是糧食不能自給,四川是唯一能提供糧食的。
雖然運輸艱難了點。
但依靠嘉陵江航運和棧道,四川的糧食也勉強能供他支撐一下。
這也是道光必須全力以赴解決西北的主要原因,一來清理這些搗亂的可以穩定後方,二來四川也直面明軍,真要是楊豐想搶,他百分百擋不住,如果四川不保關中也沒多大戲了,他就得繼續跑路,而最好的選擇就是甘肅甚至一直跑到迪化,但在這之前他必須先把那些不歡迎他的清理乾淨。
而這是楊豐最喜歡的。
道光負責清理一遍,基本上戰鬥力最強的也就清理差不多了。
然後等他過去再清理一遍。
對付這些人就得跟當年的西班牙學習,乾脆把宗教裁判所建立起來,一遍遍反覆不停地洗,直到洗得乾乾淨淨一點渣子都不留下,這樣只要保證後世別犯傻,基本上也就不用擔心這些傢伙的問題了。所以在道光做這項工作的時候,他要儘量不去幹擾,他不在乎清軍因此而磨練成精銳,再磨練也扛不住他的大軍,別說還有他,這時候就算他走人,依靠信仰凝聚起來,依靠這個時代最先進工業體系,還有在東方堪稱霸權的海軍,大明也照樣會完成後續工作。
實力的碾壓性差距已經真正形成。
一個純粹農牧業的大清國是沒法與一個正在如朝陽升起,大步邁入工業化時代的大明相抗衡的。
第六三五章 人民的大明
南京城內的巷戰持續了三天,三天後大開的正陽門前,李星沅率領所有投降的將領和官員跪倒叩首,迎接大明神皇進入這座城市。
而他們也得到了赦免。
他們從神皇進城的一刻起,就正式變成了一介平民。
至於他們的未來……
那個已經不需要神皇關心,他們將帶著自己的財產返回原籍,如果願意向仕途發展,那就和左宗棠一樣去考公務員,這時候的左宗棠可是已經被調到吏部當普通科員了,如果無意再向官場發展,那麼就愛幹什麼幹什麼去了。他們只是田產被沒收重新分配,放出的高利貸不再受法律保護,最多隻能按照銀行利息,另外奴僕的賣身契作廢,但其他房產,店鋪,工場還是得到保留,話說這些傢伙此類財富還是很多的,願意投資搞個棉紡之類還是很不錯的。總之這些已經不需要神皇來關心了,而他們的部下也將重新整編,需要淘汰的就按照明軍退役標準回家,畢竟他們為大明血戰過了,超過三千人戰死在南京呢,給他們等同於明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