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軍,轉運使管財,提刑管司法,但額外增加一個巡撫,有權巡視各使司和地方,不過無權干涉具體事務,同時負責與統帥府及內閣的聯絡……

其實就是個監軍。

但這個監軍不是太監,而是國師自己指定的,也就是他的親信,相當於錦衣衛,這個親信也是開掛的,因為他手下不但有一支千人級別的火槍騎兵,而且還配備了無線電臺。

當然,無線電臺也是國師親手製作的。

畢竟這個還是太高階了。

這是河東路的。

而河北東西兩路直接合併為河北路並且以宗澤為宣撫使,另外他還兼置制使,成為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真正一方藩鎮。

楊豐之所以不計較宗澤身份,完全把軍政兩項權力都給他,主要是他這個人軍事才能雖然說不上突出,但他的個人魅力還有安撫地方的能力是極強的,原本歷史上擔任東京留守期間那些亂七八糟的潰兵,群盜,流民之類統統都對他忠心耿耿,就連一些原本屬於金軍的契丹都服他,直到他病死也沒有過部下叛亂。這在兩宋之交的亂世裡幾乎就是奇蹟一樣,而且他還能整合這些雜牌,在粘罕的進攻下牢牢守住汴梁,這樣的才能不得不說足以令人驚歎,此時河北各地一片混亂,土匪潰兵多如牛毛,除了一個這樣的奇才,其他人很難降得住。

至少除了楊豐親自出馬,手下還真找不到合適的。

岳飛才能可以。

但是岳飛資歷不行。

這種事情還得要資歷,岳飛直到現在也不過突擊提拔為統制,這樣的身份放出去那些地方官員恐怕都當笑話來看。

至於宗澤造他反……

這個就扯淡了,國師是會怕別人造他反的嗎?更何況宗澤部下核心就是那兩萬投降的金軍,話說這些金軍全都是國師信徒,而且全都是真正的狂信徒,汴梁城外駐紮待命準備北伐的那些降軍,每天在軍營裡早中晚三次雷打不動地遙拜國師,據說其他各軍中也有這習慣,宗澤敢造國師反這些人會毫不猶豫反戈一擊。

而且宗澤的確不負所望。

就在劉等部迅速光復上黨各地的時候,宗澤所部同樣水陸並進在河北勢如破竹般向前,乘船沿黃河而下的宋軍在懷州大戰三天後,就一路漂流到達衡水,原本進攻深州的少量金軍和一堆偽軍看著河面上浩浩蕩蕩彷彿無窮無盡的運輸船,立刻就明白粘罕的大軍戰敗了,當宋軍開始登陸後立刻解圍撤退。第二天一支水運的騎兵就強行軍到達中山,圍攻中山的金軍同樣解圍後撤,已經在這座城市做了半年張巡許遠的陳遘哭著迎來久違的援軍,然後愕然地發現增援他的居然還是一群契丹人。

好在緊接著宗澤的兒子宗穎就率領一支後續援軍趕到。

而中山解圍後河北還在金軍控制下的也就只剩下真定,這一帶金軍也全部收縮排了真定,這裡就卡在井陘道口,金軍必須得堅守的,所以這裡少不了是要打的,宗澤所部一批批不斷到達,他以騎兵在北阻擋金軍南下增援,以步兵圍真定攻城,同時招降河北的那些潰兵和群盜,一同加入到對真定的圍攻。這場可以說河北路的最後一戰估計還得打些日子,畢竟他還得先把攻城器械造出來,雖然真定城內的金軍實際上只有幾千人,剩下全是他們扶持的偽軍,但宗澤所部戰鬥力也是各軍墊底的,甚至城內金軍騎兵還出來搞過反擊。

不過他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等配重投石機造出來,那些金軍也就蹦噠不了了。

關中戰場和楊豐猜的一樣。

完顏希尹得知粘罕全軍覆沒以後毫不猶豫地棄河中退守平陽,但在宋軍收復威勝軍的訊息傳到後,他又以最快速度棄平陽北撤霍邑,並且他本人直接撤回太原,以霍邑為前沿,以陽涼南北關,也就是陰地關和冷泉關夾中間雀鼠谷靈石這條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