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師起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彬彎下腰,摸了摸大學城競技場的草皮,然後,起身,將右手放在鼻子前面,努力的嗅了嗅帶著泥土味青草的芬芳。
埃爾斯特和沈彬在場邊擁抱,他有點不高興,不是對沈彬有意見,而是對教練在這個時候換下自己感到恥辱,不是該換下那個一推就倒的韓國人嗎?
韓國人真是他媽的會裝,前年世界盃他們就無恥地偷走了西班牙人和義大利人的勝利,我討厭韓國人!
他可能忘了,那支無恥至極的韓國隊正是他的前輩希丁克教出來的。
“不要把球傳給韓國人,他根本就拿不住球。”
沈彬拼命地點頭,“沒聽說這小子和李東國鬧矛盾啊!怎麼還記恨上韓國人了。”
沈彬迅速排除雜念,大步踏上了綠油油的草皮,他知道,這是自己難得的機會,是自己的機會!
是粉碎所有懷疑和蔑視的機會!
用我的雙腳,讓一半人瘋狂,讓一半人絕望。
也許是阿爾伯特·馬丁斯在場邊的吶喊聲起到作用了,也許是透過場上位置的調整起到了作用,或者是上帝他老人家,也不忍心看到哈勒姆競技的主場這麼快就成為屠宰場。
哈勒姆競技場上隊員心理開始穩定下來,漸漸的穩住了後防線,透過沈彬在場上不停地叫喊,提示場上隊友的跑位,烏得勒支的進攻開始艱難起來,從中、荷兩邊的解說員角度看,烏得勒支的傳接球開始失誤多了起來。
但戴維斯這個久經戰陣的後腰位置上的防守大閘卻看出了場上變化的主因。
一個球員的水平如何,不是看你平時腳下玩得多花,還要看你在激烈對抗中的持球能力和對比賽閱讀能力,就像中國普遍的球員,場下玩球賊溜,一到場上對方往那一站,還沒逼搶你,就各種失誤,這也是國內選材的一個誤區,不注重實戰,再加上高水平的比賽少,每到關鍵時候就掉鏈子。
要是講究訓練中的個人技術,還不如選一批雜技好手呢!他們能把球玩出花來。
在戴維斯看來,好的防守,是一對一時能有效地阻擋對方的突破,正面攔截強,轉身快,反應快。要是再有一些正確的預判就更好了。
頂級防守並不是這樣的,它要求就更高了,一對一的能力只是基礎,能準確預判對方的出球線路,並且提前出現在關鍵部位,攔截或者破壞對方的傳接才是最高的防守。
自從那個中國人上場,整條哈勒姆競技的後防線就像突然開竅一樣,他們的跑位總是能掐斷對方的配合,雖然看他們應用起來還很生疏,但對付烏得勒支這種歐洲三流球隊足夠了,使之前行雲流水般配合的烏得勒支變得支離破碎起來,比賽場面開始碎片化,雙方不斷地交換持球權,搶斷、丟球,丟球、搶斷……這樣的場景一直延伸到上半場比賽結束。
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烏得勒支的進攻就像一位老人突然間得了腦梗。整個四肢都不聽使喚起來。
所以就顯得烏得勒支傳接球失誤開始慢慢多了起來。
真是稀奇,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不是一兩人突然小宇宙爆發,而是整個後防線大部分人都如此,這就奇怪了。
戴維斯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只在三四人身上看到過這種能力,巴雷西算一個,馬爾蒂尼算一個、科斯塔庫塔和自己只能算半個,這他媽的!哈勒姆競技這些球員突然鬼上身?
其實這在足球界不算什麼,一個頂級的大師能輕易做到這一點,貝肯鮑爾能做到,普拉蒂尼能做到,齊達內也能做到,沈彬正在向這三位前輩靠近,他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現在的他只是很稚嫩罷了。
比這個更偉大的球員是不用自己親自指揮,自己只要在球場上轉動,就能吸附所有的隊友,能把他們的競技狀態提高一大截,馬拉多納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