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庶就對李輝說道:“二弟,常山賈詡來信,所有軍士兵器都已準備妥當,正在運往襄陽,另外……”
“大哥先慢說這些事情!”李輝打斷了徐庶的話:“回來的路上我們被劉備偷襲,雖然被我們打敗,士元以為劉備會和孫權聯合共同對付我們,我們得想一個完全之策才行!”
“啊!”眾**驚。徐庶問道:“你們被偷襲?真是劉備所為?”
趙雲點點頭:“就是劉備手下的馬明、黃忠二人,黃忠被馬忠射殺,馬明已經成了一個廢人。”
“好!好!天助主公!荊州可得也!”郭嘉突然哈哈大笑。
“奉孝有何高見?”李輝問道。
郭嘉道:“我們突然向荊州增兵,讓曹丕和孫權頗覺不安,這次不是有了一個很好的藉口嗎?我們大張旗鼓,將劉備偷襲主公的事情宣揚出去,並且名言增兵三十萬於荊州,就是為了對付劉備,我軍三十萬,劉備也是三十萬,孰優孰略孫權、曹丕一定心中有數,即便想和劉備聯合也要看看形勢,如此一來不但化解了劉備想要聯合眾人對付我們的企圖,也能順利增兵荊州,只等劉備兵敗,我們則名正言順佔領荊州!”
“奉孝所言絲絲入扣,真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妙計!”徐庶連番誇讚。
第九十八章 孫權的抉擇
法正表明自己的來意。孫權呵呵一笑:“是不是劉皇侄惹下了大禍,覺得自己無法對抗李輝,才想和我聯合,讓孤王也成為他的一顆棋子?”
法正連忙道:“吳王想錯了,我家陛下埋伏李輝也是為了大漢江山,李輝控制中原、河北數州之地,且又遠征塞外,手握大片土地,依然不知滿足,垂涎你我三家,此次李輝調兵荊州正是為了魏蜀吳三家而來,如若我們再相互殘殺豈不正好中了李輝奸計?”
張昭道:“法先生是不是說錯了,你們和我們的這場戰爭可是劉皇侄首先挑起的,怎麼說成是自相殘殺了?”
“不管是何人挑起戰事,如今李輝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李輝不滅,魏蜀吳三家皆不得安生,我們陛下已經派人前往魏國,商談結盟之事。”法正抬眼看了一眼孫權:“吳王乃是大智之人,不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關鍵,李輝此舉和曹操當年南下絕無分別,皆有吞併荊州,橫掃江南之意!”
孫權不由自主的點點頭。法正見孫權已經動心,接著道:“李輝勢大,不是魏蜀吳三家,一家可以獨自抵擋,吳王應該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李輝佔領荊州,就會將我等三家分割開來,只要他高興,隨時都有可能吃掉任何一個,到那時恐怕就回天乏術了!”
虞翻道:“劉皇侄既然有意聯合,為何不先撤兵?”
法正道:“李輝盤踞荊北,又調集大軍,我家陛下三十萬大軍滯留巴東也是為了保證蜀地安全。”
“呵呵!”諸葛瑾一笑:“巴東可是我們東吳之地,被劉備強佔,如今又是這等說辭?如果劉備有意聯合,就先退到臨江再說!”
法正看了幾人一眼,對孫權道:“吳王,李輝大軍已經在路上,如果不能當機立斷,勢必出現意想不到的後果,想想當年,要不是我家陛下和東吳結盟,曹操早已吞併江東,哪來吳王如今的氣勢,我家陛下願放下私仇與吳王結盟,那是為了大義,吳王切不可為了這些蠅頭小利,至江東的安危於不顧!”
送走法正,孫權仔細思量了法正說的話。他明白,法正所言句句在理,李輝如今已經成了魏蜀吳最大的威脅,如果不能處理好李輝,東吳遲早要毀在自己手裡。可是李輝也不是那麼好惹的,東吳已經處在李輝三面合圍之下,建業城外就有李輝的水軍駐紮,萬一抗擊不成,東吳首當其衝成為李輝的獵物。
孫權問張昭:“先生以為我們該不該和劉備聯合?”
張昭沒有直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