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這兩支部隊駐紮在精靈界邊境二線一帶,表面上不對任何勢力構成威脅。

實則精靈王有意迴避開天界主力軍部屬,避免和冰火軍發生衝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這兩支部隊跟隨天帝后羿征戰許久,外一陣前不動、臨陣倒戈,那可就麻煩大了。

精靈王暗中詢問過兩支部隊主將、將軍的意見,言語之中暗示著對天界的新遠征態度若何,可這些將軍的意見都是模稜兩可,一點就沒有對天界主動出戰的意思,這般態度打起來,不是要讓這兩支部隊輸麼?

主將都不認真,這仗沒個打!

這兩支部隊屬於王牌,戰功彪悍,一向是精靈界的支柱,沒法換主將,否則精靈王也不會苦惱。

精靈界千年前絕對是屬於軍力不足的一夥,精靈族愛好自然的和平、自由的國度,所以常備軍一度只有二十餘萬。

說起靈戰軍團和十二營飛羽兵的功勞,精靈王也是左右為難呀!

想當年,精靈族一脈的王者精靈界界主也是個意氣風發的主。精靈界界主以下簡稱精靈王,精靈王本是個意欲一統神州眾界、一統神話界的主,他的野心從來就沒有因為周遭環境、變革而停止過。

奈何精靈族一脈族民數量一直不多,少了族民的支援。軍隊也發展不起來。

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場驚天大戰,精靈界與神皇率領神庭大軍抗衡的戰爭中,精靈王欲率全族戰士與神皇麾下百萬大軍相爭,企圖爭奪神界統治權。

那時候精靈界只有二十餘萬常備軍,其餘的部隊都是新拼湊成的精靈族勇士而已。

然而時不予也,神庭的彪悍實力和神皇的睿智仁慈成了一杆不倒的大旗,神皇的戰鬥力更是后羿強大的榜樣。

在精靈王之前仙帝元始天尊、地母女媧娘娘、人皇伏羲、群芳界花豔如都已表明支援神皇為首、擁護神庭為神界執掌神權。鬼帝表示順從、無界西帝表示無慾爭強,唯有炎帝、精靈王要與神皇一爭高下。

奈何這兩界的實力加起來都不如神庭一方強大,更何況神庭還有地界、仙界的幫手。

精靈王心高氣傲、自命不凡,他並沒有與炎帝聯手一搏。而是兀自孤軍奮戰。

想憑著精靈界的複雜地勢地形。與神庭一爭雌雄,放進神庭大軍而入,繼而激起全族熱血,讓鬥志高昂的全族男女將神庭大軍各個擊破。想法是挺好。可現實卻截然相反。

精靈王與炎帝炎權聯合出兵。打算南北共進夾擊神庭大軍。將神庭大軍分散滅掉。

然而炎帝軍略上不如神皇、法力上也不如、軍隊戰力上更是不如,其麾下將士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實力上明顯差了一個檔次。

於是東神界數十萬之軍,不過月餘就被神皇大軍橫掃擊敗。東神界除都城外全境被征服。

兵臨城下,勝敗就在一戰,炎權沒有傻呼呼的與神皇一決生死戰,而是出城接收何談,妥協認輸,表明東神界從此在不與神庭爭一同大位。

炎帝無奈接受了神皇開出的條件,預設了神皇成為神界之首一統神界,炎權願意在神皇治下俯首稱臣。

炎帝一敗,這神界之中唯有精靈界一脈並未歸順,神皇百萬大軍揮師來襲,精靈界全族當年能稱得上戰士的不過二十萬,還分散在領界各地,沒及時集合兵力。

精靈王的指揮失誤讓精靈界陷入了噩夢,光憑靈戰軍團和十二營飛羽兵這兩支精兵實在難以抵擋,神皇麾下數支精銳部隊。

神庭御林軍、神庭御前十營、南斗十三星軍團、金甲龍騎團等精兵良將的壓境而來。讓精靈界一夜之間邊境全失,邊城丟失、邊關失守、精靈族守軍戰敗被擒。

失敗的戰報如紙片般傳來,戰報所過之處,城鎮丟了一個又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