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又響起了陣陣議論的聲音,李二陛下也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可不是說著玩兒的,幾個惡商處理了就處理了,可是長安縣丞那是官員,官員子弟就這樣處理了,怕是不好吧?不過這個事兒不說還好,這一說蘇寧就一肚子的火,於是蘇寧接著說道:“你還好意思說這個事情?!本侯姑且不論是他帶頭折辱本侯!你可知道為了買下那花魁,此人出了多少錢?三百貫!整整三百貫!其父不過是長安縣丞,一百年的俸祿也抵不上這三百貫,他不吃飯了嗎?!他哪裡來的三百貫去逛青樓!”

朝堂上炸開了鍋,區區一個長安縣丞,不入流的小官兒,竟然讓自己的兒子拿了三百貫錢去逛青樓,天啊,這個事情可大條了,誰給他的膽子?貪汙也不是這麼貪汙的!所以李二陛下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對於貪汙**這種事情,他是深恨之的,這會兒竟然有官員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貪汙**,這不是活生生的打他的臉嗎?

“好,好,好得很吶!朕當真是沒有想到,一個長安縣丞,也能拿出三百貫錢給孩子逛青樓了,朕尚且捨不得拿出錢財修建一下皇宮,一直都住在舊宮殿裡頭,區區一個長安縣丞就敢拿三百貫錢給兒子逛青樓了,呵呵呵,好啊!好得很吶!!!!”(未完待續。。)

二百五十五 李二做校長

這件事情的結果自然是大快人心的,李二陛下雷霆之怒之下,再也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觸動皇帝的黴頭,也就沒有人唧唧歪歪的說三道四,戴震被連降三級,以示懲罰,長安縣縣丞被革職收押繼續調查,長安縣令徐治下不嚴被罰奉一年,整個長安縣衙都為此受到牽連,醉仙坊侮辱侯爵,大逆不道,停辦一月以儆效尤。

最值得蘇寧注意的就是李二陛下開始關注那些商人了,責令長安縣衙展開治理商業秩序的行動,對於試圖賄賂官員的商人予以嚴懲,東西市市長嚴格自查東西二市的違法交易,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各自的坊令都要帶領人員檢查商鋪,嚴格審查。

雖然這樣看來對於一段時期內商業的發展不是很好,但是要從一開始就把商業和政治隔離開來,使得商業不能依附於政治進行畸形的成長,所謂的官商更要嚴格限制,但是不得不說,蘇寧目前也在經商,但是這對於朝中的很多官員和貴族而言都是正常的,商業利益是一個家族收入的大頭,要是砍掉了這一塊,也不知會遭到多少損失,蘇寧自己也不願意。

當然李二陛下也明白,此舉主要是針對民間商人的,有後臺的商鋪和商人,李二陛下也明裡暗裡的警告了諸臣自查,要是犯了什麼事兒,可別怪朝廷不客氣,這是好事,至少李二陛下已經發現了商業和商人的力量,至於如何對待。才是蘇寧最為在意的,也是最沒有把握的,但是至少目前這些商人都被掌握在貴族的手裡,鬧不出大風波,只要別讓他們脫離掌控瘋狂發展,還是有足夠的時間研究對策的。

蘇寧最終沒有受到懲罰,李二陛下只是不疼不癢的訓斥蘇寧幾句,讓蘇寧以後再朝堂上要注意尊敬這些年長者,除此之外反而是警告了一下那些言官彈劾官員要有憑有據,大唐不以言治罪。但是誣告。就是罪過,不能被容忍,否則長此以往,大家互相誣告。朝堂之上永無寧日!

這是在警告言官。更是在警告世家貴族。第一次正面交鋒,蘇寧獲勝,世家朝官的一員大將被斬於馬下。丟掉了重要官職,李二陛下即可任命自己的親信官僚擔任這個職務,又一次狠狠的打擊了世家的勢力,加上醉仙坊停辦一個月開創了朝廷力量直接干預民間經商的新手段,蘇寧預感到一切都開始變得有些不同了。

“因為你提出來的計策,我和皇后都開始感覺到商人不容小視,市集上的交易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更因為這一次長安縣丞收賄的事情,我決定在長安城狠狠的治理一下行商秩序,不能放任這些商人繼續下去,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