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其心。”

“可……”

“尚還有最緊要之大事,近日大雪已停,不過一月之後必然天氣轉睛,此時便可為討伐於逆賊袁術之機,卻需得皇上詔書於天下,約定於三月十五日大軍齊攻於淮南,將此叛黨一網打盡,還望皇上恩准!”

“丞相操勞於諸事,只言於他人,卻於自身絲豪不提,果真高義也,臣請於皇上加於丞相武平侯之爵位,以彰其功勞!”

又是鍾繇率先進言道,他倒是明明白白地顯露出了自己地立場,而眾多欲與曹操結好的官吏也是齊聲附和,一時聲勢極強,而楊彪一干對於曹操漸漸轉為極為戒備官吏,在這個問題上卻是保持了沉默,爵位這些東西卻都是作為獎賞之用,實際利處並不大,而這時反對未必沒有將前面曹操地進言請皇帝詔書討伐於袁術之事帶了進去……

“既然眾愛卿皆是如此意思,便加丞相為武平侯,賜錦衣一件,至於詔令討於叛賊袁術之事,請由丞相全權辦理,只需最後由朕落印即可!”

這位不是劉協的皇帝,對於自身的命運會有這般轉折,可以坐看以前只能仰視的大官們跪拜於他,他是作夢都未想過的,而現今既然有機會將一切本就不存在的權力讓出,使得大事小事不必勞煩於他,只需每日抽些時間定時蓋印,閒暇便可享受曹操不惜血本收羅入宮中地佳麗們,而曹操將嫁女於皇帝之事也漸漸傳開。

與這些相比,他實際上對於曹操是有不少感激的,而對於以前的上官趙明與田疇的安排,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隱秘和禁忌。

朝中雖然並不乏能看穿此點之人,但他們都清楚一個道理,朝廷君臣一體,若是這位皇帝名不正言不順,那便失去了利用價值,連帶著他們也會變得一文不值,故而這個秘密哪怕是有心投於曹操屬下之人,都未有過短時間內報於曹操的想法。

不論怎樣,這位不是皇帝的皇帝之言語以及隨後的作為,終於使得大事件的展變化趨於平穩。

公元三月十八日,劉曄已經在三月初派出太史慈領水軍將東海賊一掃而空,賊王通戰死,從此海路再無大規模聚集海賊之後

以劉曄、曹操、呂布為主,三家各出兵兩萬五千,兩萬,五千合為一軍從北面匯於沛國境內蕭縣,孫策,劉表都派出少量部隊參與其中,各自在與袁術勢力接臨之地先駐守,卻委使前往蕭縣聯軍大營,商議選定主帥,以及各自分工等細節問題。

很快這次以曹劉孫共為一方盟友,討伐於不知好歹地袁術之戰便要正式開始……

卷八:劉曹聯盟 第二六章 分兵之計

縱觀於歷史,但凡涉及到有幾家聯盟之事,往往就代表著各懷心思,並非一心同力共抗於對手。(專業提供電子書下載

這種情況的在敵手勢力較弱,並不能給己方帶來足夠的威脅,想要殲滅於對手卻又得付出不小代價時,幾乎必然出現。例外的時候當然就是對手實力極強,唇亡齒寒情況下必然會同心協力,不計較於片面得失。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此次曹操,劉曄,呂布以及孫策和劉表參與的討伐袁術之事,就屬於第一種……

三家聚合於蕭縣這處霸王項羽曾用三萬騎兵將劉邦進入彭城的六十萬大軍殺得潰不成軍,劉邦僅以身免之處。他們在第一項各自劃分權力所屬之事上,便生了分歧。

這個權力所屬,自然是指得聯軍盟主之正副位置,而究竟是曹操還是劉曄擔當此任,這一點上兩方各有道理

“丞相為此次討袁之事起,又代表朝延出戰,當然應據盟主之位!”

曹操千方百計迎了天子,為的就是自己能夠行事順利,而大封於諸侯之事,更是為了使得諸侯們在接受封號的同時,也承認了許昌漢室朝廷的正統性。現今再非是曹操僅為一州之主代表,故而此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