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個時期的花費及壓力各有不同,年輕人要儲蓄理財資金,為將來創業或結婚做準備,為人父母者要負擔一家生計來源及子女的教育費用,今天不是人人皆有家財萬貫,很多平凡的眾生為了能生存下去而辛苦努力著,然而盲盲目目、懵懵懂懂、得過且過又怎能致富而創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人人都應有理財計劃,有計劃的人可以按時檢視自己的理財狀況,量入為出,遇到風險時有較大的承受力,走過低潮期;能夠儲存一筆創業基金,完成自己創業的理想,創造更幸福的生活方式。而無計劃的人則容易縱情於自己隨興的**,在不知不覺中花掉金錢而不容易有儲蓄。

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不斷從自己的過去、別人的身上吸取教訓與經驗,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以創立一筆獨特的人生財富。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我們站在巨人的肩上而不重蹈覆轍。

根據年齡進行投資

你想過要根據自己的年齡來進行投資嗎?基於風險分散的原理,需要將資金分散投資到不同的投資專案上;在具體的投資專案上,還需要就該項資產做多樣化的分配,使投資比重恰到好處。這裡沒有什麼標準的原則,但大體上可遵照一個“1oo減去目前年齡”的經驗公式。這一公式意味著,如果你現年6o歲,至少應將資金的4o%投資在股票市場、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資種類;如果你現年3o歲,那麼至少要將7o%的資金投資。為什麼呢?在2o到3o歲時,由於距離退休的日子還遠,風險承受能力是最強的,可以採用積極成長型的投資模式。儘管這時期由於準備結婚、買房、置辦耐用生活必需品,要有餘錢投資並不容易,但你仍需要儘可能投資。按照“1oo減去目前年齡”公式,你可以將7o%至8o%的資金投入各種渠道。

在這部分投資中可以再進行組合,譬如,以2o%投資普通股票,2o%投資基金,餘下的2o%資金存放定期存款或購買債券。在3o到5o歲時,這段期間家庭成員逐漸增多,承擔風險的程度需要比上一段期間相對保守,但仍以讓本金盡成長為目標。這期間至少應將資金的5o%至6o%投在證券方面,剩下的4o%投在有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在5o到6o歲時,孩子已經成年,是賺錢的高峰期,但需要控制風險,應集中精力大力儲蓄。但“1oo減去年齡”的投資法則仍然適用,至少將4o%的資金投在證券方面,6o%資金則投於有固定收益的投資標的。此種投資組合的目標是維持保本功能,並留些現金供退休前的不時之需。到了65歲以上,多數投資者在這段期間會將大部分資金存在比較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資標的上,只將少量的資金投在股票上,以抵禦通貨膨脹,保持資金的購買力。

錢放在銀行可以讓你安心,但如果錢在你的另一半手裡可能他/她就會迫不及待地花掉了。《多少錢才足夠?》的作者迪安妮·麥克柯迪說:“我們對錢的態度已經有嚴重偏差,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而另一半是錯的。

而經典的對白就是:‘我是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而你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小孩。’或是‘我喜歡有樂趣的生活,而你卻是個悶罐子。’其實,如果一對夫妻瞭解對方對錢的態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為這樣的爭吵而離婚。”

四類人的態度

對於如何在婚後處理好錢的問題,麥克柯迪把現代人分為四種:省錢狂、花錢狂、賺錢狂與送禮狂。

●省錢狂

懂得省錢的人即使工資不高,但每個月仍能存起一點錢。節儉的人花錢有分寸,從來不會進行衝動性消費。他們不喜歡冒險,存起來的錢越多,他們越覺有安全感。不過,節儉的人會因為對錢太保守而不敢嘗試透過投資去令自己的財富增長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