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分,然後讓光透過油紙傘,其實是可以過濾一部分波長的光,而只讓特定波長的光進來,在這樣的條件下發現一些細小難以發現的傷痕,這與現在使用紫外線來查詢細小傷痕的做法一樣都是利用了光學原理……

眾人聽到油紙傘是利用了紫外線的原理,頓時都是互相看了看。

也就是說宋慈是用了這種方法,製作一個簡單紫外線儀器?

這怎麼可能?

盧科夫此時望了蘇懷一眼道:

“但是,這一切只是理論上的,這一切是否能實現還要看這個油紙傘,能不能真的透出波長為004…039的微米波長的光來……”

盧科夫說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

“紫外線是90年前歐羅巴科學家芬森發明的,他透過對貓的觀察,然後用氯化銀研究光譜,發現光譜中的紫色一端的氯化銀的發音比紅色一段強烈……

而人類製作出人工紫外線光源應用在生物學,是透過的水銀燈和電弧。

而這兩種東西,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才產生的……”

眾人聽到了這裡,終於開始明白了盧科夫的意思了,這位俄國教授並沒有改變立場,反而是用一種極為高明的手段,在質疑《洗冤集錄》的真實性。

盧科夫解釋了這麼多,意思就是,《洗冤集錄》這個案件,在原理上可以解釋的,但是實際操作上,卻是古人無法做到的。

更像是現代人透過現代科技,倒推過去的。

此時江戶川監督,也終於反應過來,她剛才忽略了一個細節,這時聽到盧科夫一說,她才反應過來:

“油紙傘是曰本的傳統工藝,是曰本匠人發明的,也叫做京都和傘,但是從來不用紅色紙傘的,全部都是用白色,而且在上面繪製精美圖案,《大宋提刑官》中油紙傘,顯然不是古代工藝製作的……

我可以確定的說,透過塗抹胡麻油製作的油紙傘絕對沒有透析紫外線的功能。”

京都和傘聞名天下,各種門道傘商已經摸得清清楚楚,並且還以隔絕紫外線防曬,享譽世界的太陽傘,根本不可能透析出紫外線來。

眾人聽到這麼多細節,越發覺得這個《洗冤集錄》中的蒸骨驗傷,完全像是現代人想出來的,絕不可能出現在古代。

蘇懷是故意透過現代方法,製作出了這把“油紙傘”。

他只是想當然的利用現代科學而已,完全不符合一些常識和細節。

紅色的油紙染色,並不意味著可以透出紫外線,這樣做,反而有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

現在一經檢驗,就可以檢驗出這道具“油紙傘”,根本就不可能用陽光透出這紫外線。

經過盧科夫的這麼一分析,一直感到頭皮發麻的偵探迷們,終於抒了一口氣,果然是蘇懷偽造的啊……

不過他能透過這些知識偽裝出案件,論要偵探推理的功力,就算是道爾和江戶川加起來也比不上。

可當人們都正這些想著時候,就聽到俄國科學人員道:“這油紙傘透光之後,陽光的波長應該是在570um……”

這個資料讓江戶川臉上也是露出笑容,果然就像是她所說的,這油紙傘根本沒有透析紫外線的作用。

“蘇先生,對於這個事情,您有什麼解釋?”女主持人珍妮故意問蘇懷道。

“沒什麼解釋,我只想說一個件事情。”蘇懷平靜道:“華夏的油紙傘跟曰本的是不同的。”

“什麼意思?蘇先生你還想說這油紙傘也是你們華夏先發明的嗎?”珍妮故意挑撥問道,江戶川臉色明顯有些不好了。

“這個當然,無論是傘,還是油紙傘,還是紙,都是華夏發明的。”蘇懷用平靜的語氣道: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