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一直怕過誰來著?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七章 成仙的契機!

擊敗陸魁等鐵拳門弟子,不過是一個小插曲,在繼續採集了十幾朵血靈芝後,姜凡一行人返回了飛仙峰。

煉丹修煉依舊是姜凡生活的主旋律,在大量靈丹的輔佐下,姜凡的靈力提升的很快,不到半個月,他的靈力又隱隱有突破跡象了。

在打敗了陸魁等人,回到門派後,宛靈兒來找他的次數更加頻繁了。

宛靈兒的性格單純可愛,活潑快樂,銀鈴般的歡聲笑語是整個門派所有人的快樂寶貝。

姜凡也很喜歡宛靈兒來找他玩,在飛仙門,掌門道玄子經常神龍見首不見尾,二代弟子幾乎閉門不出,平常難得一見,三代弟子,靈師境以上的弟子都大部分出去歷練了,靈士境的弟子很少,也天天忙著修煉,所以偌大個飛仙門,平常很難見到一個人影,有宛靈兒在,似乎周圍的整個空間都歡悅了起來。

藏書閣依舊是他每天幾乎花掉大半時間的地方,奇聞軼事殿的萬本雜書已經被他看了三分之二,大陸歷史殿的各種史書傳記也被他瀏覽了大半。

這天,姜凡在功法武技殿裡看到了一個放著各種對大陸功法武技註解評論書籍的書架,他臉上露出一絲興趣,翻閱了幾本,都是對各類功法以及武技優劣的評比評論等等,甚至還有的弄出一個大致的系統,講述了各種武功互相的剋制以及輔助等。

忽然,姜凡眼睛一亮,他在一本叫《無上道境》的武技經解裡,看到了一段作者天星子對武技境界的描述。

大陸上,修靈士們將武技的境界劃分為四重,第一重:了熟於胸;第二重:心領神會;第三重:天人合一;第四重:道法自然。

而天星子則分的更細緻,描述的也更詳細形象。

他將武技四重境界換了一個稱呼:技境、法境、意境、道境。比如姜凡修煉的拳法,就是拳技,拳法,拳意和拳道四重境界,而每一重境界,又分為幾個層次。

技境,顧名思義,是指的武技本身,最簡單的層次。無論劍技,還是刀技,還是拳技,這些武技都是人們透過感悟總結創造出的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招式,並且透過將這些招式連貫配合,靈活運用,以達到發揮出己身的實力,甚至超出己身力量的效果,擊敗敵人。

技境,分為初步掌握,牛刀小試,融會貫通,了熟於胸四個層次。達到了熟於胸,就代表武技大成,自己的武功招式可以隨心所欲的運用了。

技境武技沒有任何訣竅,任何人,哪怕資質再平凡之輩,只要透過千錘百煉,也能達到了熟於胸的境界,比如庖丁解牛。

法境,則已經不是單單的武技,而是武技的招式被使用者肆意組合,能同時施展出幾個招式,或將幾個招式融為一體,釋放出更強大的威力的地步。

一旦武技達到了技法的境界,招式的威力便不僅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而是千變萬化,令敵人無從揣測和防備。

一種武技要達到法境,對修煉者的學習力和領悟力便有了較高要求,不過星辰大陸千萬年來,前輩先賢們已創造了無數功法武技,後人即使沒有自創武學的卓越天分,也可以學習先賢的武技,同樣成為強者。

法境,分為初窺門徑,技法小成,登堂入室,技法大成,心領神會五個小境界,這五個小境界其實也正好契合了星辰大陸上天、玄、靈、月、星五種級別的功法。

天級功法之所以如此珍貴稀少,就是因為天級功法只要被修煉者學會,就能直接達到心領神會的境界,並且有很大的機率能悟出意境,天人合一。

意境,相比技境和法境,更需要修煉者的悟性和運氣,是一種已經超越了技法本身,能和天地的靈氣溝通在一起,玄之又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