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歪靠在床頭。
眾人知道這是張學良的煙癮又犯了,再議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除了洪鍅,其他人都起身告辭。
眾人出去後,洪鍅急忙從抽屜裡拿出一個銀盒,從裡面取出一根特製的香菸遞給張學良。張學良急忙叼在嘴上,在洪鍅手中燃著的打火機上點燃,深吸一口後,閉上眼睛靠在床頭,許久才吐出一口煙來。
張學良很早就染上吸大煙的惡習,後來幾次想戒掉都沒有成功,不過現在他要注意身份,再吸大煙十分不雅,於是改為吸這種“特製的香菸”。
一支菸吸完,張學良精神振奮了許多,又閉著眼休息了片刻後才坐起身,對侍立一旁的洪鍅道:“給瀋陽榮參謀長去電。”
張學良這話嚇了洪鍅一跳,榮臻明明剛剛離開這間病房,今晚回瀋陽,最快也要明日才能到,張學良給榮臻的電報竟然要發到瀋陽?難道是張學良剛才的煙吸多了?
洪鍅遲疑了一下,小心地問:“副司令,榮參謀長不會走遠,我派人去喊他回來?”
張學良臉色憂鬱地擺擺手說:“不必,我們東北軍的中下級軍官不乏性情剛烈之人,僅憑榮參謀長的幾句話恐怕壓不住他們,我給他一封電報,他也好有個憑證。”
洪鍅這才明白,感情不是張學良因為吸食這種參有嗎啡的香菸過於亢奮,忘記了榮臻剛剛離開,而是怕榮臻壓不住在瀋陽的東北軍官兵,和日本關東軍衝突起來,他這是要給榮臻一封類似於手諭的電報,讓榮臻壓著那些東北軍的悍將們。
洪鍅急忙拿出紙筆,做好準備記錄。
“榮臻吾兄:現在日方外交漸趨吃緊,應付一切,亟宜力求穩慎。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事,我方務當萬方容忍,不可與之反抗,致釀事端。即希迅速密令各屬,切實遵照注意為要。張學良。魚。子。秘印。另告榮臻,事情緊急時,為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衝突,可收繳北大營駐軍武器,存於庫房。”
記錄完張學良口述的電文,洪鍅轉身要去發電,可又被張學良喊住。
張學良猶豫半晌,最後低聲對洪鍅說:“給戴雨農去電,告知閻錫山即將離大連返晉,如有需要,可在天津找王霆午接洽。還有,把閻錫山要回晉的訊息再告訴文戈。”
當宋哲武拿到王敘的軍事情報局的人截獲的這封《魚電》時,不禁愕然,久久無語。
宋哲武認為,兩國交戰是大事,不輕啟戰端,慎重、冷靜地處理日方的挑釁是必要的,但是,慎重、冷靜不等於完全放棄有理、有節的抵抗。以忍讓求息事,完全放棄抵抗,將會助長敵人的氣焰與野心。
張學良的《魚電》雖然是針對小規模衝突而言,以為日本人還是像以往那樣,製造事端後討要好處罷了,他完全沒有想到關東軍這次是要佔領整個東北,但它仍然是一項錯誤的決策。
在他前世,所有主流媒體,甚至是他所受的歷史教育中,都說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前,關東軍挑釁日益急迫時,曾有一《銑電》致張學良謂:無論日本軍隊此後如何在東北尋釁,我方應予不抵抗,力避衝突。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傳說張學良曾將這個《銑電》轉知東北各軍事負責長官,一體遵守。
張學良也正是因為遵從了蔣介石的這份電令,才在九一八事變當夜,指令東北軍不予抵抗。甚至還有說法,在九一八事變當夜,張學良就向蔣介石請示方略,是蔣介石下令不予抵抗。可是,後市已經證明,張學良當夜根本沒有吧關東軍佔領北大營的訊息告訴南京方面,南京方面是在第二天才知道東北發生的事情的。
蔣介石是第二天從上海方面得到瀋陽發生事變的訊息的,立即致電張學良,要張向外宣傳時“力闢”日方散佈的侵略藉口,即東北軍“有拆毀鐵路之計劃”,無一語談及軍事準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