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鴕淮�腦率瞎�苡鋅贍苷莆兆龐袷�灰椎拿�觥<偃粼率瞎�陌嬙莢儐蛭骼┱掛恍��嚴衷詰暮吞鏌淮�舶�ㄔ諛詰幕埃�率瞎�贍芫筒恢皇怯竦慕灰墜���一故怯竦腦���! !�
九 絲綢之路也是玉之路(4)
雖然“和氏璧”這個詞後來被用作稀世之寶的代稱,但韓非子想要說明的是,連寶玉的真偽都如此難斷,要讓君主認同一個人的才智就更不用說了。
這塊和氏璧在戰國末期(公元前3世紀)落到了趙國惠文王手中。當時秦國的勢力如日中天,秦國向趙國許諾,願意以十五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秦是強國,想仗勢奪取和氏璧,並不是真心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
趙國派使者藺相如到秦國交涉。藺相如不辱使命,與秦王據理力爭,終於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趙國。
成語“完璧歸趙”即來於此。
日語中也派生出“完璧”的說法,直到今天我們還不明就裡地用著這個詞。
和氏璧早已失傳,所以我們也無從斷定它是否產自西域。不過關於滿城漢墓的玉衣所用的玉石是來自西域這個事實,據中國學者研究,基本已得到證實。
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一個事實:絲綢之路同時也是玉之路。
九 絲綢之路也是玉之路
有一種衣服叫做“玉衣”。
名副其實,它是用玉做的衣服,但活人不可能穿這種式樣奇怪的衣服。即使穿在身上也無法動彈——它是專供死人穿著的。
這價值高昂的玉衣,普通人死時可是穿不起的。只有皇帝、諸侯一級的人才能享受這種特權。
最有名的玉衣出土於河北省滿城西郊。
1968年6月,人民解放軍在演習時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遇上這樣的情況,以中國的規矩,是保留現狀等待專家前來處置。後來,經考古研究所與河北省文物工作隊聯合考查,又發現了第二座古墓。從出土的印章得知,第二座古墓的墓主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綰。
據《漢書》記載,劉勝是漢景帝之子,於公元前154年被封為中山靖王,在位四十二年後去世。他相當於漢武帝的庶兄,生母是賈夫人。
關於劉勝的家世出身,史籍中都有明確記載。夫人竇綰的傳略雖然不見於史書,但可知劉勝的祖母,漢景帝之母也就是漢文帝的皇后是竇氏,很可能竇綰也來自同一家族。
中山靖王劉勝是身穿玉衣下葬的。
這玉衣由兩千四百九十八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金絲純度達百分之九十六,極其纖細,直徑不到零點五毫米。
玉衣中的遺體經過兩千多年的歲月,早已風化成灰,出土的時候,玉衣已呈塌陷的狀態。把它恢復原狀之後,仍可大致瞭解衣主的體格。據《漢書》記載
——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
看來此人屬於精力絕倫的那一類。
玉衣全長一百八十八公分。穿著如鎧甲在身,由此可推測衣主的身高應當是一米八左右。
人的身體有許多複雜的凹凸之處,而玉衣完全按身體的輪廓曲線製成。玉片多為長方形,鼻子附近也有瓦狀玉片,頭部的玉片則呈弧形,此外還有三角形和不規則四邊形的玉片。我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參觀了這件玉衣的復原品,記得玉衣小腹處高高隆起的一塊曾讓我忍俊不禁。
因為是用金絲編綴而成,所以人們稱它作“金縷玉衣”,似乎是皇帝或地位相當的人才能享受這種待遇。用銀絲代替金絲製成的是“銀縷玉衣”。
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在東京和京都舉行。展品包括一件銀縷玉衣,出土於江蘇省徐州的東漢古墓。據推測是漢明帝的皇子劉恭一族的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