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聽說李勝蘭這幾天“失手”打碎的茶盞,就已經不只一打了,而那武月柔,雖然沒有打碎什麼東西,據說也一連病了好幾日。

太子妃都還沒入主東宮,東宮裡就已經有了這一出出的好戲。

讓人覺得可惜的是,東宮位於宮牆之內,就算明知道其中有不少好戲可看,那宮牆也足以阻攔很多人的視線了,對八卦眾來說,這無疑是個令人悲傷的事實。

太子大婚這天是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雖然天氣已然十分炎熱,但這暑熱顯然無法阻擋百姓們對太子大婚的熱情。

按大武朝禮制,太子妃在大婚時,是能讓太子至太子妃孃家親迎的。

百姓們幾乎是一路簇擁著太子的車駕來到陳家,又跟著太子妃的花轎一路到了皇城根兒上,直到太子將太子妃迎入了皇宮,百姓們才頗有些意猶未盡地漸漸散去。

而在太子大婚這錦繡繁華盛世太平的表象背後,同一天,趙天南收到了來自被他派去追贓的官員的回報。

雖然早就料到追贓之舉並不會順利,但哪怕是趙天南也沒有想到,會如此的不順利。

因從糧倉當地流出去的被盜賣的官糧,大部分都是落入了當地的富商手裡,對這些人來說,那些糧食是他們花了銀子買來的,至於賣糧食的人是不是用了什麼不合適的手段,那都該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在這種認知之下,突然有官員被當今皇上派去找他們追贓,這些當地富商自然不會買賬。

找他們追贓,他們若是如此就認了,那豈不就是他們這些個商人要為這些被盜賣的官糧買單?

商人的天性是追逐利益,他們只認白花花的銀子,至於這天下蒼生會不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陷入困境,原諒他們沒有如此悲天憫人的善心。

所以,那些去地方上追贓的官員們,自然不可能得到什麼成效。

這些官員可是奉了皇命來的,因盜賣官糧一案滋事體大,所以他們頭上也時刻頂著來自於宮裡的壓力。

事情久久沒有進展,自然就有那激進些的官員。提議乾脆用暴力手段逼迫那些商人配合他們。

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這個提議倒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

在這些官員們想來,向來是民不敢與官斗的,就算這些商人手裡有幾個錢,可他們未必就敢與官兵正面相抗,先將他們嚇住了,到時候再談其他豈不要容易許多?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件事的結果,卻讓他們大吃一驚。

江南等地本就是大武朝最為富庶的地方。那裡的商人因擔心自己手中的銀子會惹來不軌之徒的覬覦。所以在富商之中常有豢養身手高明的護衛的風氣。

那些下去追贓的官員雖然能調動一些當地官兵,可這些當地官兵一動,當地富商們就像是早就排練好了的一般,各人手裡的護衛用最快的速度擰成了一股繩。居然就能與官兵對峙且佔足了上風。

好在那些商人也都知道。他們不可能憑藉這些護衛與朝廷對立。所以雖然派了手下的護衛擋住官兵,卻也沒讓人真的動手。

追贓一事到此時便陷入了十足的僵局。

那些從京城下去的官員,一來手裡沒有足夠的人手來應付如今的場面。二來,他們的追贓說到底還是有些師出無名,就算有足夠多的人手,他們也斷不敢真的強行徵收這些商人的資產。

要知道,大武朝如今的繁榮,與大武朝歷來鼓勵通商有很大的關係,這也導致大武朝的商人地位並不低,若是他們一個處理不好,反倒造成了當地商人與朝廷相抗,那事情可就不好處置了。

而就在這件事出了之後,也不知訊息是如何傳得如此之快的,不過短短三兩天,朝廷官員意欲強行逼迫正經商人上交糧食的訊息就已經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