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小官吏,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435 三小姐報復
這一年多,變化很快,李主任當了縣委副書記,張建中的公司也成了縣委縣委政府下屬的公司,每做成一筆生意,賺得一筆資金,除了留存部分,都上調縣府大院,說是縣府大院開支越來越大,儘量不要增加縣財政的開支,但許多人都知道,主要還是用來放獎金的。
縣府大院裡的部門單位很多,各部門單位打報告需要經費,主管批撥經費的縣領導總喜歡批寫這麼幾個字,經費部分請自籌解決。
上哪自籌?
各部門單位想辦法,領導才不費那腦筋。
因此,從張建中的公司上調的那筆資金,主要是面向縣領導的,縣領導除了幾個兼有實職的,幾乎都高高在上,比如縣委書記、縣長、副書記們,他們主管全面,或分管某一個範圍,沒有兼任具體實職,部門單位發獎金,往往就被忽視了,張建中上調的資金就是填補被忽視的這一塊。
李副書記說:“你的成績與縣領導息息相關,好壞一眼就看得見,所以,每月的獎金只能增,不能減。”
當然,張建中也得到了許多優惠政策,只要盯上某一筆生意,又在興寧縣控制的範圍內,絕對沒有人搶得過他。縣裡要開發土地,縣領導也會對有關單位說,這事交給張建中的公司處理吧!
與縣委縣府掛上鉤,張建中的公司也煥然一新,首先編制落實了,他任總經理,掛正科級,其次,人員也充實了,三位副總經理,五個部門經理,全公司三十多人,中層以上幹部一個個精明能幹。三位副總經理都很有份量,也有一定的經歷,也有瞧不起張建中的,但又不得不服氣,畢竟,都知道得罪張建中就等於得罪李副書記。
張建中主管公司所有業務,其他生意都很信任地讓副總經理們負責,唯有走私這一塊始終抓住不放。這也是公司最大最穩定的資金來源。這一年多,與趙氏家族走了七八批貨,一批比一批數量大,零零碎碎的一些就不算了,比如,省城那店鋪附近的工商戶要的貨。
現在,省城那店鋪也不再銷售海鮮,改裝成寫字樓,商談接洽一些零碎的鹹水貨。
與趙氏家族走成第二筆生意,三小姐玩了一下小把戲,沒下訂金就叫張建中出海取貨。
三小姐在電話裡說:“你還信不過我們趙氏家族嗎?還怕我們缺了你的錢嗎?提貨的時候,我們全額支付。”
張建中說:“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規矩歸規矩,總不能破了規矩。”
“我出差在外,一時趕不回去,人家催貨又催得急,你就不能靈活一點?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你可以先把訂金打過來。”
“我為什麼把錢打到你帳戶?不明不白的,你不認帳,我說得清嗎?”
“你不覺得可笑嗎?你對我沒有半點信任,卻要我相信你。”張建中說,“有些事,也不一定要你親自辦嗎?你可以委託保安主任跟我籤合同。”
“別人辦,我不放心。”三小姐說,“你不要以為,跟我們做成了兩筆生意,就有資格討價還價,我們隨時可以換人,臨縣沒有走私的?其他沿海地區沒有走私的?我們趙氏家族與誰合作那是看得起他!”
張建中知道三小姐對自己偏見很深,知道沿海地區走私越發猖獗,如果,三小姐一個不高興,換個合作伙伴,比以前容易得多,那時候,自己損失可就大了。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三小姐也說:“以後也不會再這麼為難你。”
貨將到的時候,張建中打電話給三小姐,問她的人怎麼還沒露面?三小姐卻裝糊塗,說,有嗎?我有要你發貨嗎?好像沒有吧?張建中說,你是不是忙忘了?前兩天你才給我電話,急著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