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更信賴,讓縣委縣政府對他更有信心,於是,便像早年總結山尾村的光輝事蹟那樣,挖掘山尾村的特點。

再宣傳山尾村的民兵,已經不合時宜,現在不再是階級鬥爭為綱,不再是打打殺殺,灑熱血拋頭顱的年代。改革開放,要的是發展經濟,如果,山尾村在那個特殊年代曾有過光輝燦爛,在發展經濟的年代又成績輝煌,試想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典型?這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典型!

如果,這個典型還是彭書記扶持打造的,意義不是更深遠嗎?

他要再次把山尾村宣傳出去,把山尾村的農副產品宣傳出去,吸引各地的客商,促進山尾村的經濟發展。

張建中再次赴山尾村就是參加彭書記組織的農副產品宣傳活動。

山尾村能夠舉辦這樣一個大規模的促銷會,除了彭書記的功勞,也應該有張建中一份,如果,沒有他,能把原書記打發掉嗎?彭書記能成為彭書記嗎?還是原書記當任,他們山尾村只有被欺負的份兒。山尾村人不是那麼種忘恩負義的小人,他們懂得知恩圖報。

張建中是山尾村人點名邀請參加的嘉賓,也就是說,別人想不讓他參加都不可能,他張建中更沒有藉口不參加。

第五十六章 請帖風波

山尾村發展經濟的宣傳活動早就在縣內宣傳開了,那天,秘書科從收發室拿報紙回來,見有好幾封鮮紅的請帖。按以往慣例,就把請帖都是先交到秘書科長手裡,再由他派發給各位領導,除了李主任和兩位副主任外,竟然還有張建中的。秘書科長髮了好一會愣,想這張建中算什麼東西,他們這些老科長主任都沒請帖,邊陲鎮怎麼就把請帖發給他了?

他打電話問邊陲鎮:“你們是不是搞錯了?知道張建中是什麼人嗎?”

接電話的人也不清楚,說:“這事不是我負責。”

“找負責這事的人來說清楚。”對下面鎮的幹部,即使是領導幹部,秘書科長也是可以耍耍威風的,“他不過是一個普遍幹部,你們卻點名要他參加,其他同志怎麼辦?科長主任怎麼辦?你們辦事情怎麼可以不考慮影響呢?”

“可能疏忽了。”

“我看不像是疏忽吧?我們縣委辦資歷最淺的就是他,疏忽怎麼不寫別人偏寫他?這是讓我們這些老同志難堪吧?讓我們這些科長主任無地自容吧?”

秘書科長也不等人家把負責派發請帖的人找來,就把電話掛了。甩出這麼幾句話,還怕你不主動打電話上來解釋清楚?

他拿著請帖並不急著向李主任彙報,李主任袒護張建中太明顯了,他可不能重蹈覆轍傻乎乎地再碰一鼻子灰。

秘書科長先去隔壁科室,問那位科長:“有沒收到請帖?”

那科長說:“什麼請帖?沒見過。”

“張建中都收到了,你怎麼會沒收到呢?”

那科長似乎明白了什麼,說:“我有沒收到你會不知道嗎?”報紙信件都是你們秘書科負責拿回來的,先過你們科室才到我們手裡,收沒收到,你比誰都清楚。”

“我就是奇怪嗎?就是覺得你們怎麼會沒有嗎?”

秘書科長又到另一個科室,也問同樣的問題,那位主任說,是不是你們秘書科長搞的鬼?名單應該是你們提供給邊陲鎮的吧?秘書科長笑笑說,如果,是我提供名字,這除了主任領導,排名第一的就是我了,我還會把自己的名字漏了?秘書科長沒有進督導室,只是在門口,招手叫老好人出來。

老好人見他手裡拿著一大疊請帖,以為也有自己的份,問:“什麼活動的請帖?”

說著,就伸手過來拿。

秘書科長把張建中的請帖遞了過去,老好人先沒認真看,拿了就往回走,走進辦公室的門,才意識到,剛才瞟的那一眼,看